2)第26页_竹坞纸家+番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礼作辞:“不惊扰府上,我这时走也能早些家去。”

  她不再留他,却在那人翻身上马时想到什么,急急叫住他。

  “姑娘何事?”

  令约揣好贺年帖,转身从竹篱间取下那盏灯笼,捧去交到那人面前:“这是我编的灯笼,你家公子如若不嫌,便当是我向他拜年罢。”

  竹篾编的灯笼玲珑小巧,糊上殷红薄纸,上面正巧也写着“吉祥如意”几个字,端正舒展,看便知是个姑娘写的。

  那人朗笑应好,小心翼翼将灯笼别在马笼头上,这才真真告辞离去。

  令约站在原地,不会儿又拿出帖子看起来。

  如此有心,怎会是铁石心肠呢?哼。

  第22章婚嫁事

  新年伊始,贺家几口自是要前往郁府拜访的。

  贺家人丁不旺,自阿显祖父祖母去后,家中只他们四人,外头再无强近之亲,唯有郁菀这边,尚有伯父一家往来密切。

  郁老先生一生只育有一子,名唤郁年,乃郁菀从兄,此人年少时不好读,因父亲是个教书之人,他总不愿待在家中,便学那杜少陵的壮游,四方游历,发妻白氏便是他从西蜀一路领回家中的。

  也是那时起,他才安下心来读了几年书,年少见多识广,读书时也博闻强识,偏偏每逢考试必然落第。郁老先生也不恼,笑说他三魂七魄里已有一魂一魄入了道门,无为无为,能中举才是怪事,这话在郁年听来倒是夸赞,索性不再考那。

  成家后的郁年虽不再远行,却常去鹿灵一道观里小住几日,游走时正好帮各地乡人代笔书信,送信也是常有的,是以他成了人们口中“虽瞧着没甚本事,但真真儿是个好人”的人。

  好人郁年到了而立之年,方与白氏得了一女,白氏身子骨弱,生了个丫头也时常生病,郁年便给她取名叫郁欢,心想正好冲冲他这个姓,省得家中姓郁的多了,郁郁寡欢。

  郁欢正是那日桥头两个妇人提起的郁家姑娘,年方十六,叫令约声表姐,模样娴静温婉,本是小家碧玉,却生生的养出大家闺秀的气度,不哪般爱出门,琴棋书画样样皆通,还被宛阳人冠上个才女的名头,同她爹娘、祖父站在一处,一家人脸上只写着四个大字——与世无争。

  正因如此,贺无量每次贺年时都会带上百响鞭炮来,毕竟,郁家人认为只消听听巷外的百响声便足矣,从不放鞭炮,他却欢喜满地都被震得红彤彤,这才喜庆。

  晏平二年也是这般,阿显同他爹爹在院里点了炮,而后捂着耳朵齐齐跑去郁菀身旁,一大家子立在堂屋前等鞭炮燃完才进屋欢聚。

  令约自然被安排和郁欢坐在一处,好有些时日没见,两个姑娘又都是不爱说话的性子,多少生疏,各自寻思说什么好时就听阿显夸张闹腾起来:“外公几时有的鸠杖?怎不见你用过?”

  令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