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5章 .魏蜀吴十二战将_三国醉龙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蜀两国连续败阵,其兵马损失惨重,仅存的弓箭手少之又少,两国加起来恐怕也凑不齐三千弓箭手。所以弓箭手多为吴国所提供,毕竟之前吴国天子孙权,之前尚未称吴王之前,曾与赵煜联盟。

  当初赵煜为了解决大军粮草一事,予以即将过渡和淘汰的弓箭飞矢,换取了大量的粮草鱼虾。前后一共是两次武器和粮草的置换,大多弓矢已经用于和魏国的争夺荆州之地,只余下少数弓矢。不过那些弓箭,却全部还在,今次应周瑜要求,孙权将所有弓箭和飞矢拿出来一半之多,用于跟赵军的交战之中。

  解决了步兵和弓箭手的问题,接下来便是骑兵的问题了,虽然步兵起着抵挡和斩杀的作用。但是骑兵却是强大的辅助作用,对吴国今次所提出的战略,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需要依靠骑兵来作为冲锋绞杀之势。而骑兵自然就是蜀魏两国的强项了,尽管蜀魏两国,遭到赵国强烈的打击,但是各自的骑兵依旧保存一些。

  魏国的虎豹骑,蜀国的飞羽骑,而吴国所能拿得出来的骑兵,并没有特殊或者是强大的战力。唯一的强骑也是解烦军中的弓骑兵,解烦军多是分为步兵和骑兵,但是步兵的战力,明显高于骑兵。再者就是诸多吴将各部的骑兵,毕竟吴国之地根本不盛产马匹,就算是孙权有那个心思想要组建骑兵,但也是条件有限。

  就算孙权想要予以金钱购买,但是没购买一匹战马的代价,远远是其他诸侯的数倍以上。如果说蜀魏两国培养一个骑兵,等同是培养十个重装步兵的代价,那吴国培养一个骑兵,就是等同培养二十个重装步兵的代价。面对如此差额,就算组建成一支强大的骑兵,其代价绝非是吴国之力所能承担的,与其花费重金打造骑兵,不如全力投入打造水军和步兵。

  最终在周瑜、司马懿和诸葛亮等人的商议下,决定由各自军中之将,引着麾下骑兵成为冲杀赵军大军阵营的杀戮之军。在众人看来,不看赵军的大军阵势多么坚固,只要抵得住其前锋大军的冲锋之势。然后予以各路骑兵同时出击,分别进攻赵军阵型的不同地方,必定能够寻找到薄弱之处,然后伺机撕开一道口子。

  一旦抓住机会,强烈进攻,必然能够使得赵军的大军不战自溃。到时候,其兵马越多,反而越难组合,越是容易变得混乱一团。而所抽选出来的魏蜀吴三国之将,分别是魏军之将,夏侯惇、曹仁、张辽、许褚;蜀军之将关羽、张飞、姜维、魏延;吴军之将徐盛、吕蒙、凌统、韩当。

  魏蜀吴三国,每一国挑选出来四将,一共是十二战将。这十二战将全部都是本国精锐骁勇之士,随便抽出来一人,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无论是战意、威名还是其指挥能力,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