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40章 接地气的记者_重生之风云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感意外的是贾思怡,师同海的表现远远出乎贾书记的意料,当年那些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也不过如此:“扶贫产业园项目进展飞快,师同海同志功不可没,常委会已经研究要给他请功。”

  “阿姨,那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师同海擦擦嘴,“项目部那些干部才辛苦,有的人一大早骑十几公里自行车赶到项目部,晚上还要贪黑走十几公里山路返回去。他们的付出巨大,如果要表彰还是表彰项目部中层干部,没有他们就没有扶贫产业园飞一样的速度!还有那些老百姓,拿着临时工的工资,干的是工地上最辛苦的工作,能不能在后勤保障上增加点投入?”

  尽管燕京市的帮助让工地上伙食有很大提高,却无法让师同海满意,师同海不止一次建议,一日三餐顿顿要有肉。只是负责后勤的不是他,按照师书记的要求,师同海没有权利抓后勤,师尚古害怕儿子不会当家被人算计。

  邓华举起酒杯向师公子示意一下自己一饮而尽:“这个我可以跟你解释,一个月时间黔易市已经过来查五次账目,现在的伙食标准已经被人诟病。不要和我说走自己的路让别说去,我和你将来都会一走了之,而河池的干部很可能会在这里一辈子。如果仅仅因为改善伙食标准引发黔易市某些人不满,他们后半生怎么过?”

  “为什么?”一直沉默不语的云嫣抬起头,“现在的伙食标准不高吧?眼下资金充裕,为什么不能改善一下伙食?他们凭什么管那么宽?”

  贾思怡叹口气:“很多事不是你想象那么简单,不过呢那些从工人们嘴里省下的钱市委市政府没有贪墨,而是会悄悄投入到民心工程。早在燕京市的时候就有打算,只要资金宽裕,那些钱将给河池搭桥修路,让更多的老百姓走出大山。还有一部份物资,会修建三所小学,让那些孩子可以就近上学,不至于翻山越岭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山路!”

  “河池太穷!”师公子一仰脖把一大杯啤酒灌进去,“谢谢云嫣,是你给我机会让我了解到真相,此前看你的文章还觉得有点夸张。现在看来你非但没有抹黑河池,甚至还有点美化,不过最近的文章好很多,很真实很有质感,可以让大山外面的人真正了解河池。其实做战地记者远没有一个民生记者接地气,想像一下,当大家通过你的文章了解到大山里有一群上不起学的小学生,当他们透过你的镜头,看到那些连一双鞋子都没有的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神,他们给予孩子们的帮助将改变孩子们的人生轨迹!”

  第一次云嫣没有反驳,邓华点点头:“同海说的很好,从你发出河池的系列报道,首先让五珠茶和天赐水名声大噪。同时更多人了解了河池,已经有多个单位和个人来电来函,要求有关单位提供孩子们的详细信息,他们要为孩子们提供帮助。不要小瞧你手中的笔和相机,你的文章截止现在已经为河池创造不输于去年教育上的总开支,更不要说你的文章直接促成和燕京市的扶贫对子结成。”

  “可是可是战地记者是我小时候的梦想!”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