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2章 诸事繁杂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乃至三个营,四个营的兵马就足够了。

  换句话说、也就是成为统帅之下的左右前后各军将领。

  因此、从这点实际看出,辽东眼下的诸将,是没有能指挥数万兵马的将才的。

  或许熊廷弼可以统筹诸军,但统筹需要有限度。

  辽东地形复杂,东部长城想要收复,就需要进入长白山支脉,从孤山堡进军。

  其次,铁岭、开原、抚顺等地也地形复杂,每一部的兵马最少要保证有实打实的两三万人。

  少于这个数,有被围歼的可能。

  朱由检输不起,哪怕他调了足够的大炮前往辽东,但只要一部被歼,折损了火炮,那么有了燕山火炮厂火炮的努尔哈赤,就变得十分恐怖了。

  现在明军是仗着火炮犀利,射程比努尔哈赤所铸造的火炮远,才能在守城战中占据优势。

  一旦努尔哈赤缴获上百门火炮,那局势有就些微妙了。

  如果眼下辽东的将领里,能有统帅三万兵马而不乱的四位大将,朱由检绝对可以放心信任熊廷弼。

  可眼下的问题是,他别说四个统帅三万兵马的将领了,他就连四个统帅一万兵马而不乱的人都找不出来。

  这就是萨尔浒之战的后遗症,老将已死,新兵未成。

  朱由检这边将领不行,但老奴那边,能统帅数万人马的人可就多了。

  黄台吉、代善这两个就是其中代表,虽然代善差一些,但黄台吉可不差。

  至于能统帅万人的人,八旗各支旗主都能做到。

  他们积累了很长时间的经验,十几岁就被努尔哈赤带在身边征讨海西、东海等地蒙古。

  相较之下、朱由检这边,整个大明朝能统兵万人而不乱的,并没有几个,相反统兵数万的战略家和战术家倒是很多。

  熊廷弼、朱燮元、袁可立,甚至就连杨镐都能制定战术。

  可问题是,明朝现在的尴尬局面是,高层有,基层也有,唯独缺少了勾连他们的中层将领。

  如果有了这些中层将领,大明的军队就能被盘活,哪怕熊廷弼等人已经老去,但时间足够培养出孙传庭、洪承畴、卢象升等人。

  这也是为什么,北方局势那么危险,朱由检却还是把孙传庭等人调往西南的原因。

  西南的土司兵完全不如后金,甚至不如蒙古人。

  在没有流寇的情况下,从那里开始,是很好的锻炼,而长时间的拉锯战,更有益他们全方面提升。

  只有提升了他们的能力,之后在安邦彦逐渐势弱的同时,提前调换辽东和西南的一部分将领,把能力强的派往辽东,才能进行大兵团的作战,进而收复失地,围剿努尔哈赤。

  想到这里、朱由检对曹化淳道:

  “御马监的现银现在有多少?”

  “回殿下,现银一共有三百二十七万四千余两。”曹化淳回应着,而朱由检闻言便开口道:

  “皇兄的内帑出了银子,御马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