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筹备南洋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工匠和民夫总数达到了二十多万人,远超万历年间的规模。

  这还是四支甲等舰队建造结束后,船厂放慢速度的结果,如果按照巅峰时期来算,天启三年的五大船厂,工匠和民夫人数突破了四十万。

  这样庞大的规模,一开始是为了军舰建造,但随着军舰的逐步完善,五大船厂开始转向了民用商船的建造。

  尤其是在市舶司彻底稳固了海上地位后,大明大量商贾纷纷拿着银子前往了各大船厂,就如今日一般……

  “船主、这些商船若是装上撞角,恐怕一击就能把红毛夷和大弗朗机人的战船撞沉。”

  “嗯,运载的货量也足够多。”

  北港船厂的码头上、在来来往往数万民夫和工匠劳作中,道路上也不乏可以看到前来购置商船的海商。

  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北港迎来了一个大客户。

  一艘还没有完工的六千料商船下,一名五十多岁的海商伸出手抚摸着商船,而他的身边围着大大小小上百人。

  这个海商有个响亮的称呼,汉人领袖“甲必丹”,当然、他更喜欢自己的本名,李旦……

  李旦是著名的海商,祖籍福建泉州人,万历年间于菲律宾经商,因与当地的西班牙统治者不合,转至日本九州岛定居,成为当地华侨领袖。

  在之后的三十多年里李旦筹组商船,于日本、大明、琉球、东南亚各国间从事海上贸易,据传德川家康统一日本的道路上,就曾受李旦资助。

  由于麾下船队过于庞大,他被南洋的欧罗巴人尊称为“甲必丹”,这是他们对当时汉人领袖的最高称呼。

  不过、李旦再强大也是个人,当市舶司开始发力的时候,所谓的甲必丹也需要老老实实的低下头。

  当他在南洋和大明沿海的贸易受阻,他当即便带领自己麾下的所有船主南下,来到了北港准备和市舶司商讨海上贸易的事情。

  刚刚开口说话的,便是李旦集团中的二把手颜思齐。

  不过相比李旦只是为了做生意而南下,颜思齐的南下有些狼狈。

  上个月、颜思齐联合杨天生、陈衷纪、郑芝龙等二十八人拜盟为兄弟,立下誓言:“生不同日,死必同时”。

  之后、众人推举颜思齐为盟主,谋划推翻德川幕府统治,在日本建立政权,接受明朝册封。

  只是不等他们动手,事情就因为叛徒的出卖而泄露,德川幕府随即遣兵搜捕,而颜思齐也只能率众仓惶分乘十三艘船出逃。

  之所以说他们是一个集团,但是李旦却不受影响,主要是因为李旦主要还是从事明面的海上贸易,而颜思齐则是负责暗地里的保驾护航。

  一个是商人,一个是海盗,身份各不相同,却能合作共赢。

  因此、当李旦知道市舶司崛起,海上贸易即将变天的时候,李旦主动叫人前往九州岛,找到了躲避追兵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