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46章 晚明科学家王徽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之后他们陆续用十斤炮、二十斤炮来实验,十斤炮的射程达到了三里,重量降低了两成,二十斤炮则是达到了三里半,重量同样降低两成。”

  毕懋康是主军工的,军工取得这样的成绩,他自然十分高兴,因此才会汇报工作。

  别看这只是让每门炮减少了几百斤重量,但要知道这几百斤重量的消失,会让明军的运输压力大大降低。

  更何况,铸钢炮的耐受力也比铸铁炮强,因此可以承受新式的火药,射程自然有所提升。

  尽管这不过是一二百步的提升,但一二百步足够让敌军多付出更多的伤亡。

  “装备可以迭代了,或许将老旧装备卖给诸藩是个不错的交易……不过还需要等等。”

  当听到军工科取得的成就,朱由检下意识的想到了这个,然后又摇了摇头。

  在眼下的基础上,大明可以直接将坩埚钢添加一定的锰,得到强度和综合性更好的锰钢。

  一旦有了锰钢,那么使用它来作为拉刀、拉动坩埚钢步枪膛线就简单多了。

  眼下蒸汽机有了,再有锰钢,或者进一步寻找钨矿,获得钨钢,哪怕大明的钨钢产量会很低,但如果用于拉刀也液压的话,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都能取得许多进步。

  想到这里,朱由检没有直接安排,而是对毕自严询问道:

  “民科得到了什么突破吗?”

  “民科的动力织布机,纺织机已经研制出了,靠着它们,只需要一个熟练的纺织工,就能监督并使用它纺织出以往水力织布机三倍的纺织产量!”

  毕懋康激动的说着,而朱由检只是一瞬间的高兴,表情就难看了起来。

  蒸汽动力的纺织机和织布机自然好,能更释放更多的劳动力。

  可问题是,眼下的大明还没有做好释放大量劳动力的准备。

  如果贸然使用动力织布机,那固然可以让御马监制造更多棉布,但一个新的问题也来了。

  眼下御马监南场近二十万纺织工人怎么办?

  眼下纺织工人们所用的水力织布机,一天可以织布一匹,每年都有七千万匹的产量。

  南场的曹化淳给朱由检写过一份手书,就是专门讲述南场织布产量和售出,以及市场问题的内容。

  首先市场需求来说,纺织场主要是直接供应南场,再由南场供应天下皇店,而大明百姓保守估计是在一亿五千万人左右,一匹织布完整的用来制作一套衣服是可以制作三套。

  也就是说,哪怕大明百姓人均每年购买三套衣服,也不过能消耗一亿五千万匹布罢了。

  南场的布匹,实际上有九成都在国内销售,只有一成是运往旧港,销售给奥斯曼、波斯、欧洲各国商人。

  在眼下人力已经充足的时候,产能是过去织布机三倍效率的动力纺织机出现,会引起什么?

  哪怕皇店垄断了整个大明的布匹生意,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