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1章 沙俄东侵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就能看出来,在这个时代的北山,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根本聚集不起太多的人,哪怕万人级别的城池也不行。

  他们只有以千人,数百部的方式分散在这广袤的地区,才能通过狩猎活下来。

  但从实际来说,如果有热腾腾的米饭吃,谁又愿意去爬冰卧雪?

  因此,有着充足食物的奴儿干城才会成为北山女真人向往的“乐园”。

  十石米是生存基本,而两只羊和两头猪,十只鸡鸭便是这户人家生活中稍微能奢侈一顿的保障了。

  那四个半月的化冻期是鸡鸭繁衍速度最快的时候,忍住这四个半月,他们就能收获六七十只幼雏。

  养好之后,他们冬季里基本能每六七天吃一顿鸡肉,一个冬季能吃一头小猪和小羊。

  当然,如果想吃的更好也可以,那就只能走出去几十里,爬冰卧雪的狩猎了。

  曾经这种赖以生存的狩猎,对于北山女真人来说成为了生活消遣。

  至于温暖,虽说北山有着众多树木,但在曾经,想要储存足够渡过七个半月漫长冬期的木料是很艰难的。

  在这冬期最冷时能达到零下四十几度的北山地区,屋里的火炉是十二个时辰都不能停下的,停下就意味着死。

  这不断燃烧的火炉,一天最少要烧六七十斤,一年便是两三万斤木柴,而给他们收集木柴的时间只有不到一百三十天。

  这意味着他们每天最少要准备两百斤木柴,搭成柴火堆来自然风干。

  两百斤木柴并不多,便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也能很快收集过来,但对于他们这种渔猎民族来说,一个孩子也是劳动力。

  这个孩子如果去狩猎,那一年最少能猎到数千斤肉,去捕鱼也是如此。

  因此寒冬对于北山女真人来说,是一个逾越不了的存在。

  只是这种无法逾越的存在,在郭桑岱到来后宣布消失。

  郭桑岱会在冬期到来前,给每户发三千斤蜂窝煤。

  尽管第一年冬期会有一些人因为操作不当而死去,但之后在郭桑岱带人修建火墙、火炕以及水渠,开始采用个体供暖的方式后,这种情况基本消失。

  三千斤蜂窝煤不多,但在粮食充足后,每户人家都可以用几天时间去储存数千斤柴火。

  这些柴火加上蜂窝煤,足够他们度过寒冬。

  这些种种的改变,足以可见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多少。

  因此生活在奴儿干城的北山女真人十分尊重郭桑岱,但同时他们也知道,实际上是大明一直在资助他们。

  北山女真人不是傻子,那几乎每十天来一次的十几艘大船一直在运送谷物,铁器和兵器甲胄,还有一些发放的牲畜和蜂窝煤。

  那些船只虽说没有打着大明的旗号,但那样体型的船只,也只有大明能造得出来。

  落后不一定淳朴,但只要有奔头就不会有人愿意通敌卖国。

  北山女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