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02章 京中轶事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开口,大明又多了一个伯爵,并且一个地名也被改过后出现。

  “老夫,叩谢圣恩……”

  徐光启闻言,自顾找了房山的方向,跪下叩首谢恩,这举动让在角落处理皇店公务的曹化淳有些不满,但很快他就收敛了心思,或许是因为经历太多了。

  紧接着,徐光启辞别朱由检,就这样坦荡的离开了承运殿。

  王承恩看着他的背影,不免笑着摇头,朱由检则是看向他:“怎么了?”

  “回殿下,奴婢只是觉得,这华汇伯老了之后倒是洒脱起来了。”王承恩如实说出自己的想法,朱由检闻言也走到了窗前,看向了那即将走出承运门的徐光启背影。

  “确实……”

  望着徐光启那致仕后稳健不少的脚步,朱由检呢喃了一句,不过他很快就看到了身着官袍走进承运门的王肯堂。

  见到王肯堂来,朱由检就知道他是为了什么事情而来了。

  他返回了自己的椅子前坐下,等了一刻钟的时间,随后便听到了门口锦衣卫汇报王肯堂求见的话。

  在示意传人后,朱由检等待着王肯堂进殿。

  不多时,已经八十岁的王肯堂脚步稳健的走进了承运殿内,并对朱由检作揖:

  “太医院院使王肯堂,恭请殿下安……”

  “孤安。”朱由检应了一声,并询问道:“太医院有事吗?”

  “回殿下,有事……”王肯堂点头躬身,而王承恩也让人给他端了一把椅子,毕竟王肯堂这年纪不管放到哪个时代都能称呼上一句高龄。

  在朱由检的示意下,王肯堂坐下,并端坐着解释道:

  “太医院今岁升入御医一百二十六名,医生三千六百九十五人。”

  “至天启十一年,北方一京六省已经布置医生九千九百三十七人,太医院接管了北方七十二府,六百二十七县的一千四百余所惠民药局,岁支药银三十二万六千三百余两”

  说到这里,王肯堂示意道:“殿下,北方的县城已经达到了每所药局有医生五人的局面。”

  “因此,太医院那边的医生,今岁应该调往何处?”

  王肯堂倒是对朱由检规划的全民医疗普及的计划期望很高,主要是因为就目前来看,惠民药局的支出并不算高。

  一京六省基本占据大明三分之一的人口,如果以此反推,那说明即便全民医疗普及也只需要百万两的开支罢了。

  不过,这也是因为治病成本低导致的结果。

  说白了,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医生也就是治治头疼、感冒、发烧、外伤等疾病,加上有自己的药田,治病的成本并不算高。

  另外以大明现在的交通和科技,一些复杂的疾病,人还没送到药局,病人就已经驾鹤西去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治疗成本较高的疾病会慢慢的出现,医疗支出也会不断地增多。

  不过,那是未来的事情了,朱由检管不了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