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17章 走山访水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基本都是各藩国主事人信任的人,唐国也不例外。

  “地方不错,和您寄给我书信上说的差不多,有金矿,土地肥沃,但是否会因为连续耕种而营养丢失,这不得而知,需要派驻人马耕种才能知道。”

  唐国的长史叫做谷寿,是朱聿键在诸藩战争中的得力干将,因此他才会让谷寿作为唐国长史随行下西洋。

  谷寿一上车,立即就将自己这次下西洋的所见所闻全盘而出。

  从中亚到阿拉伯半岛,再到红海,利未亚东部,南昆仑监察使司,还有吉国、唐国、淮国三国的就藩地,以及北部的地中海,欧洲西南……

  总之各种见闻被他全盘托出,他也分析了一下唐国就藩在朱由检所画地的利弊。

  总的来说,朱由检没有骗他们,唐国的情况和朱由检描述的差不多,在此地就藩的唯一弊端就是粮食问题。

  如果和朱由检说的一样,那不管当地的雨林有多么肥沃,但只要开垦为耕地,无需五年,土地就会因为大雨冲刷而营养流失,最后导致彻底荒废。

  这并非没有改善的可能,比如朱聿键听后,当即就想到了大明眼下正在使用的化肥。

  不过即便有化肥,在需要堆肥、育肥的情况下,唐国的土地注定了不能保证持续耕种,必须在某些时刻休耕来育肥田地。

  朱聿键略微皱眉,见状的谷寿则是作揖:

  “殿下,恕下官直言,以眼下唐藩的情况来看,短期内并不用担心耕地的问题,我们能迁移的人太少,而当地的昆仑奴众多。”

  “只要操作得当,唐国百年之内都不太可能出现粮食不够吃的情况。”

  “倒也是……”朱聿键微微颌首表示认可,毕竟他们手中的银子不多,能迁移的百姓也不过只有十几万人罢了。

  哪怕当地可以开矿,但金银矿的出产是很慢的,除非他们和旧港一样有百万劳改工,不然每年的金银出产量,也不过就是二三十万两。

  这些银子发作军饷后,能用来移民的也就几万两,顶多迁移上万人前往唐国罢了。

  每年一万人迁移唐国,那唐国只需要保证每年开垦十万亩耕地,就能保障耕种一年、休耕育肥一年,让土地可持续的用下去。

  虽然成本大,但不至于会遭遇卡脖子的事情。

  这么一来、即便百年以后,唐国人口恐怕也不过百来万,粮食问题根本不需要担心,反正利未亚的昆仑奴很多,在唐国的教导下,他们会开垦耕地的。

  因此,稍微想了想后,朱聿键松了一口气,心里做好了让自家弟弟带兵先一步前往唐国的想法。

  和他想法一致的,还有剩余各藩的藩王和郡王。

  不过,相比较他们关心的就藩地问题,齐王府马车上的朱由检却在一边看西班牙费利佩四世、英国查理一世、法国路易十三等国王写给自己和自家哥哥的信。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