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30章 河西轶闻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几里。

  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京嘉铁路已经修抵陇西县,但距离嘉峪关尚有一千六百里的距离。

  按照时间,最起码还要四年的时间,这条铁路才能全线通车。

  不过,即便铁路没有贯通,但工业化的好处也从京城辐射到了这遥远的嘉峪关。

  肃州府四十多万百姓里,有近两万人在从事矿产开采的工作,有近万人从事炼钢的工作。

  四十多万百姓,说白了就是八九万户,而这从事钢铁工作的三万男人便是三万个家庭的顶梁柱。

  因此,一个矿区的相关工业岗位,就基本解决了肃州三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

  在以前,一个矿区能动用三万人,这是万万不可能的。

  但是随着工业蒸汽机的不断投入,以及火药产量的不断增加,还有大明对钢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一个镜铁山矿区,足以动用三万矿工。

  朱慈燃走访过,这些矿工的工钱是每日二十文。

  在河西这种平均每日工钱不过十文,每斤米不过四文,一斤羊肉不过十五文的地方来说,每日二十文的工钱,已经能让一个五口之家吃饱饭了。

  与物价对比,看似不多的工钱,却在结合了这些工人曾经都是移民的背景下而显得十分充裕。

  因为是移民,因此他们不止有工作,还有移民过来那三年间所开垦的土地。

  肃州四十余万人口,有近三十万人是从天启七年开始不断迁移而来。

  第一次北伐结束后,朱由检曾经来过肃州,当时这里的十万百姓只有四十几万亩耕地,并且十万百姓之中,大半都是清真化的蒙古人。

  可是到了天启十五年,当朱慈燃来到肃州时,肃州的耕地面积已经达到了三百二十余万亩。

  这里的百姓,在官府被皇店、军队监督的情况下,得到了大致比较公平的待遇,官府答应的耕牛、挽马和移民粮都足数发放。

  也因此,他们才能在短短八年的时间里,开垦出三百多万亩耕地,并且都是依靠祁连山河流的水浇田。

  肃州的百姓,基本每家每户都有二三十亩田地,人口多些的,甚至能达到五十几亩。

  尽管肃州的亩产只有八斗米,但是在这么多田亩的情况下,肃州百姓的生活比起眼下大部分北方地区的百姓要好太多。

  “你去忙你的去,我自己逛逛。”

  下了城头,朱慈燃对参将摆了摆手,示意他别跟着后,便带着刘顺在嘉峪关城内闲逛了起来。

  走在具有西北风情的街道上,他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穿着汉服的西域人、蒙古人和阿拉伯人。

  当然,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近些年才从乌斯藏迁移下来的吐蕃人。

  这些吐蕃人被迁移到河西之后,河西布政司并没有要求他们穿汉服。

  只是四十万曾经的吐蕃奴隶一下子成了“人”,一时间让他们都有些不太适应。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