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8章 纸币金本位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可到了洪武二十三年,宝钞提举司的练家子们更是将发行量提升到了一千五百万贯。

  后世稍微有一点经济意识的人都知道,纸币的发行量一旦过多,它本身就会相应地贬值。

  如果银行又恰巧没带脑子上班,试图加大马力继续多印钱,用以数量弥补质量,那最后就会导致恶性循坏,又为公共厕所创造了一款新的咯屁股手纸。

  事实上大明宝钞的历史也确实是这样,洪武三十年,一两白银尚且可以买四石米,但如果用宝钞购买,却要十贯。

  之后历经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四朝皇帝的滥发,到了宣德年间的时候,购买一石米的宝钞面值已经需要五十贯,而到正统九年的时候,一石米价已经飙升到了一百贯。

  从此之后,大明宝钞的价值已经不再囿于它本,—拿它兑换铜钱,基本上一贯能换得的铜板绝不超过两文。

  作为一款纸币,既无准备金的支持,又没有相应的通胀应对机制,要不完蛋才真见了鬼。

  洪承畴他们不是等闲人,朱由检所著的《经济》一书中就提到过宝钞崩溃的原因,他们为了搞懂朱由检的想法,自然也学习过,知道宝钞崩溃的原因在哪。

  也因此,对于眼下的纸币,他们实际上也有一定的信心,因为单从面额来看,纸币就不是平头百姓能拥有的东西。

  纸币如果是发给士绅,那士绅们只能交出田地,因为他们不敢对大明朝廷进行反抗。

  “殿下应该是从当年回收宝钞开始,便已经着手准备了吧?”

  洪承畴忽的开口,众人这才想起当年天启通宝发新币时,朱由检就曾下令回收宝钞。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大明市面流通的宝钞数量其实已经很少了。

  “李长庚,国朝这些年收回了多少宝钞?”朱由检带这一抹笑意询问李长庚,他也作揖回答道:

  “自殿下下令旨回收宝钞至今,国朝已经回收宝钞三亿五千余万贯……”

  李长庚的回答然后众人瞠目结舌,他们没想到大明历代皇帝发了那么多宝钞。

  要知道,这还是能保存到现在的宝钞,其它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的宝钞恐怕不下十亿。

  朱由检的新政,算是给老祖宗擦屁股,也好在宝钞的回收价格不高,不是按照原价回收,不然大明早就破产八百回了。

  “眼下大明有银行,依托银行内的存银来发行宝钞,足够对付一般的士绅。”

  “怕就怕在有一些资产过多的士绅对朝廷恶意挤兑,让纸币失效。”

  洪承畴开口说着他的想法,而面对他的想法,朱由检也起身活动活动了身子,并继而说道:

  “他们又能怎么挤兑?大半家产都成了纸币,移民之后所需商品都只能通过皇店获取,只有皇店才能吃下这么大面额的纸币。”

  “只要皇店不出现问题,纸币就不会出现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