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00章 叔侄和睦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相似,但也不相似。

  大明朝的灭亡主要在天灾和人祸,其次是财政和自身腐败。

  朱由检虽然消灭不了天灾,但他却能消灭人祸,并且同时解决大明财政和腐败问题。

  这其中,尤其财政是最为重要的手段,因为国库充裕,因此朱由检才能让大明朝延续寿命。

  只是,朱由检的经济手段令人无从效仿,因为他的手段主要就是依靠征战和内部粮食转运贸易来推动的。

  其中朱由检能预测各省具体旱情,继而提前存粮的手段更是令户部许多官员惊为天人。

  不过,即便是存粮之后贸易,也仅仅能让大明维持罢了,不能做到强盛。

  朱由检的主要经济手段还是靠海外殖民地和拓展海外市场,以及强力的将各课税司整治改革。

  就眼下来说,一个盐课司每年都能向大明朝提供一千二百万两的岁入,其它酒课司、茶课司也能提供八百万两的岁入。

  仅仅这三个课司就能提供大明四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这还没有算上自己开矿的矿课司。

  如果矿课司的金银能每年投入市场,那再加上市舶司,大明这五个司能提供近二分之一的税收。

  算上皇店,今年大明的农业税实际上只占据了财政收入的40%左右。

  虽然今年收入的田赋少,但粮价却很高,弥补了很大一部分农业收入的缺口。

  因此哪怕等旱情结束,田赋在大明财政的占比,恐怕也仅仅只能恢复到五成,因为其它税收部门发展十分迅猛。

  朱由检估计,天启二十四年的时候,大明的岁入能达到一亿两银子,代表农业税的田赋近占据不到五千万两。

  至于大明之下的宗藩体系诸国,即便算上齐国,其总岁入也不会超过四千万两。

  也就是说,大明这个类似于联合国的宗藩体系,实际上财政岁入达到了一亿四千万两。

  其它全世界独立于这个体系外的国家收入加起来,也只有大明宗藩体系岁入的60%到。

  拥有这个体量的大明,即便没有科技迭代,也能在之后碾压欧亚非三大洲的其它国家。

  能不能拿下全球,这考验大明宗藩体系能挺多久。

  如果能挺到铁路修到西亚和东欧,那基本问题不大,如果挺不到,那就只能祈求大明不会在内战中灭亡,汉人不会从世界霸主的宝座再次跌落了。

  这样大的一个经济体,可以说十分考验执政者的能力。

  朱慈燃并不敢说自己能掌握这样的一个王朝,将其推向更兴盛。

  在他看来,他或许只能靠着自家齐王叔留下的老本,勉强维持着大明的兴盛。

  之后的后世子孙,若是出不了有齐王叔才干的帝王将相,那这老本恐怕也就是三代人的事情了。

  “不要妄自菲薄,我只是前往齐国,去了齐国之后,对于大明的经济建议,我还是照样会提出的。”

  朱由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