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03章 抢人大战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座府邸,日后等我年老,便前往此处养老。”

  “嗯……”郑福松应了一声,紧接着又看向了岸边的百姓,不解道:“父亲为何不去齐国?”

  “齐国?”郑芝龙愣了愣,他没想到儿子会问出这种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他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顿了顿后才说道:

  “齐国法度与大明迥异,你我长居恐怕不习惯。”

  郑芝龙给出的答案显然是在掩盖事实,对于十六岁的郑福松来说,他心里清楚自家为什么不能去齐国。

  自家父亲好不容易通过做海盗、做官,来让郑家在福建立足。

  现在突然要他前往齐国,他心里自然是一万个不愿意的。

  不仅如此,或许在自家父亲看来,齐国虽好,但始终比大明差上一筹,尽管他还没去过齐国。

  “可是府学里有好多同学都说要在毕业之后前往齐国。”

  “嗯?”

  突然开口的郑宗明让郑福松、郑芝龙二人下意识转身,郑福松倒是觉得并不奇怪,但郑芝龙却觉得齐王在学子们心中的地位未免太高了。

  不过,他也觉得齐王在学子们心中的地位高很正常,毕竟学子们学习的教材,都是由他一手汇总编撰得出的。

  可以说,每个学子只要每天拿出书本,那他所看到的就是“朱由检著”四个字。

  相比高高在上,仅有一张画像在学堂里的皇帝,这从小到大都能看到的四个字,很难让人不亲近。

  更何况,与大明那套深受程朱理学毒化的普世价值观来说,朱由检书中的普世价值观更能接近先秦时儒家和墨家的看法。

  朱由检所编撰的教材里,不管是国文,还是做数学题、物理题时的对话,其对话都是在传授一种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价值观。

  与之相比,宋明以来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论,很难不遭到正值叛逆期的学子们攻劾。

  这是守旧派一直培养不出自己人的原因,因为官学的推广已经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价值观开始崩塌。

  取而代之的,是朱由检所普及的“国家”价值观。

  爱国不一定是要爱朝廷,爱家不一定要死守规矩。

  该变则变,永远不要固步自封,只有自己不断进步,大明才能不断地进步。

  在这样的教育下,初学五年毕业的学子或许还不会觉得有什么,因为他们太小。

  但是对于中学五年毕业的学子来说,大明的社会和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几乎是南辕北辙。

  能留下来改变大明的人是少数,更多人是宁愿去让自己觉得舒服的齐国。

  况且根据一些学长的回信来看,毕业的学子在去到齐国后,可以说整个人都如鱼得水。

  齐国的官场有三不,即“不闲谈”、“不同宴”、“不拖拉”。

  不闲谈是官员们之间基本不会谈公事以外的事情,即便是十分要好的人,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