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34章 河中收复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石,玉麦也能亩产两石。”

  “这一亩番薯,能抵得过四五亩稻子,五六亩麦子。”

  “百姓停种了这些,转而吃米麦,那国朝的土地就只够他们吃米麦了,一些诸如肉、桑杂类的价格便会上涨……”

  “不能一笔概括……”朱由检摇头打断:

  “诚如哥哥所说,国朝十亿七千余万亩耕地,亩产大多一石,只有江南、湖广、四川等地能亩产二三石。”

  “如此算下来,这十亿七千余万亩耕地,除去种植瓜果蔬菜的田亩,岁产也不过十四五亿石米麦罢了。”

  “十四五亿石米麦,碾磨去壳,能吃的不过十一二亿石,而国朝百姓直接吃下的粮食便有六亿。”

  “剩下的粮食,不管再怎么操作,始终也是足够的,富裕的。”

  “国朝万历初年,大部分百姓能过的舒服也因为如此,日后也会如此。”

  “况且,只要有机器在,有化肥在,只要工业一直发展,温饱问题便不是问题。”

  “需要解决的,是在原本“不饿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东西,诸如肉食、绸缎之类的东西,而这些也是天灾未降临前,国朝百姓所追求的东西。”

  “上善若水,而百姓为水。”

  “水可载舟,亦能覆舟。”

  “大明朝不是我朱家一家的天下,尽管它曾经是,但它未来不能是。”

  “大明是天下百姓的大明,而我朱家,不过是大明这艘船的修船工罢了。”

  “百姓非议如舟船破洞漏水,解决问题,修补缺口即可。”

  朱由检说着自己的想法,对此朱由校皱了皱眉头:

  “可若是这水变得汹涌,不知所谓,一昧索取,又该如何。”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朱由检抿了一口茶,淡漠道:

  “若是真的劝不住,那便视情况而松紧,但原则问题不能退步。”

  “只要抓好教育,锤炼好统一的思想,伴随国朝百姓接受的教育提高,后继者依旧能听进去百姓的所需,那大明还可传百年。”

  “重要的无非就八个字……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说到这里,朱由检脸上露出一丝苦涩:

  “你我兄弟并非神人,如何能预测百年之事?”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你我已经做了几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够了……”

  朱由检这话让朱由校忍不住点头颔首,但却又追问道:

  “弟弟觉得,国朝百姓若是想要达到顿顿有肉吃,年年有新衣,那我应该如何做?”

  “萧规曹随,哥哥只需要按部就班,坚持十年即可。”朱由校毅然决然的回答。

  “只需十年?”朱由校有些不敢相信,但朱由检却道:

  “十年之后,国朝耕地恐不下十八亿,而人口至多不过三亿。”

  “届时,百姓人均六亩耕地,亩产因化肥而产出一石四五斗,岁入八九石米麦。”

  “若是能达到这样的盛况,国朝百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