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3章 大仇得报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不意外,因为李康妃的死,本来就是他叫陆文昭下的手。

  虽然是文科生,但想要一个古代人死,并且叫这个时代太医看不出来的办法实在是太多了。

  不过他没有想到、李康妃会死的这么快,而且会死在这个节骨眼上。

  “万岁有口谕给殿下,命殿下在庆陵附近找一处宝穴修建陵寝,由工部节慎库出银十万两。”

  小太监见朱由检不回话,继续说着京城那边传来的意思。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回过神来,朱由检抬手示意小太监退下,而他也躺回了床上,用被褥盖好自己后,才闭上眼睛在脑海中盘算了起来。

  “李康妃和争国本的郑皇贵妃是一伙的,虽然百官也厌恶她们,但是在政治局面上来讲,李康妃的死,必然会扰乱内廷的和平,也会让郑皇贵妃惊惧。”

  “文官们一定会开口询问,不管是哪个党派,和李康妃有没有仇,他们都会开口询问李康妃的死。”

  “现在我要做的、应该是表现的急切。”

  “这两个月以来,我太亮眼了,接下来最好在兵马练成前低调些,把我从百官眼中摘去……”

  想清楚后、朱由检翻身起床:“来人、更衣!”

  随着他开口,三个小太监走了进来,为他更换了一套蓝色的圆领袍,披上了大裘。

  “派人告诉杨给事中,李康妃娘娘薨逝了。”

  “奴婢领命。”穿好衣服的一个小太监领命退下了,而朱由检则是坐在了正厅,面前放着一个铜制的小火炉。

  过了一刻钟、急促而熟悉的脚步声再次响起,朱由检不用抬头都知道是杨涟来了。

  这倔老头的脚步声,近一个月以来,朱由检都听熟悉了。

  整个军营只有他的脚步声又沉又重,还走的贼快。

  “殿下、李康妃娘娘是怎么薨逝的?”

  尽管杨涟在万历、泰昌时期,都和李康妃互相看不惯,但得知对方死后,杨涟还是有些紧张。

  他紧张不是因为李康妃死了之后会有人怀疑他,而是担心大明朝的局势。

  李康妃是谁的人?不用多说。

  眼下她死了,那么曾经叫人试图杀朱由校、朱由检两兄弟郑皇贵妃会不会是下一个?

  郑皇贵妃可不是李康妃、没有什么儿子。

  郑皇贵妃的儿子,朱由检他们的好三叔朱常洵可还在洛阳活着呢。

  另外万历皇帝也不像朱常洛一样只有两个儿子,而是生有八子、夭折三人,存活五人。

  尽管只有朱常洵是郑皇贵妃亲生的,但这种时候,肯定其他三个王爷也会上疏询问缘由。

  不止是他们,还有其他大小藩王也会上疏。

  尽管大明的养猪政策很好,但眼下朝廷在内地的兵马,能打的早就调到辽东了。

  一些野心勃勃的藩王趁着朱由校年幼而借口“清君侧”起兵的这种可能,并非不会出现。

  即便是崇祯二年那样的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