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六一章 有仙则名_山野修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门规上面,胡玄宗还是很严苛。

  从始至终,葫芦观招收弟子,都禀承宁缺勿滥的原则。即便如此,每年想拜入山门的年青弟子依然不少。而其中,有天赋绝佳者,也有一些天赋一般的弟子。

  前者做为道观武力培养,后者则做为辅助力量培养。做为修行界公认的三绝修士,胡玄宗的医道及丹道之术,依然倍受修士推崇。

  修炼比不过别人,也可以选择一门精修。无论炼丹或炼器,只要努力的话,依然会有所成就。若年龄太大,想下山还俗,胡玄宗依然不会阻止。

  说到底,葫芦观看似门规极严。可很多观中弟子都知道,能拜入葫芦观,是件多么幸运的事。围绕着五龙岭周边,如今也多了不少外地或者外乡人的存在。

  这些有资格在五龙岭下定居的世俗中人,无一例外都是观中弟子的家眷。更让人意外的,还是葫芦观的年青弟子,依然要跟世俗年青人一样,去山下的学校上课。

  或许正是缘于这种与众不同的规矩,以至葫芦观与周边乡民的关系,始终保持的很好。距离葫芦观最近的王家庄,如今更是成为一个大庄子。

  不少王家庄的后人,也多少懂一些修行之术。那怕他们没机缘拜入葫芦观,却也有机会加入官方的修行队伍。又或者,直接在庄中修行,庇护着一村的乡民。

  当年胡玄宗开辟于山下的农庄,如今也成为各大宗门羡慕的聚宝之地。经过多年的培育,如今农庄的田地,已然都是上等的道田,能栽培各种灵植或灵谷之物。

  甚至于,为改善周边乡民的生活条件,胡玄宗还令弟子孙泰,以周围几个村子合作,替他们平整田地,改善这些良田。种植着,根本不愁销路的灵植跟食材。

  别看这些人,依然住在山里。可这样的生活,却是很多城里人都羡慕的。而周边的乡民同样知道,他们能有今天这样的生活,更多都缘于葫芦观的庇护。

  每年大年初一,来葫芦观烧香祭拜的村民都不少。甚至这几年,连紫玉县城的百姓,也都会申请来此烧香进拜。如今的葫芦观,已然是西江府的一座名观。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道理吧!

  居住在山下的几位老人,如今年龄都已然过百。可很多人都知道,他们看上去依然很健康。相比这些老人的同龄人,如今依然在世的,已然不多了。

  而此刻的农庄内,居住的老人数量,比之前还是多了一些。苏洛烟的父母,陈思渺的父母,以及孙泰的父母,都被获准入住庄园,成为庄园的新住户。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或许指的就是这个。其它人,那怕钱再多,权力再高,却没有这样的机会。那些他们都是世俗中人,不可能拥有长生的机会。

  但对住进农庄的老人们而言,那怕能活过百岁,他们已然无怨无悔了。最令他们高兴的,无疑还是看到家族子嗣兴旺。而其它人,钱再多,权再高,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修行者渴望长生,世俗中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如今五龙岭下的农庄,已然成为很多老人公认的福寿之地。能住在这种地方养老,相信很多老人都会觉得死而无憾吧!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