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二章 大周盐引_锦绣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又”字用来形容宇文恒的贪婪再妥帖不过。

  霍骁嗤笑道:“他从来都把威远侯府当成他自个儿的,又怎么会客气。”

  野心越大需要花钱的地方就越多,而永泰帝并没有给予开府的皇子们太多的产业。

  一是不想出钱让儿子培养势力和他作对。

  二是想锻炼儿子们的能力。真要凭着自个儿的本事挣着钱,发展一下势力也无可厚非。

  就好比大皇子,外祖家乃是皇商,银钱方面从来就不会亏了他。

  就好比从前的宇文恒,每年从承恩侯手中拿个十万八万的都成了习惯。

  在皇帝陛下眼中,不管是骗还是哄,能从外家弄到银钱也能算是本事。

  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些银钱的来路必须正,而不是贪赃枉法得来的,否则岂不成了拆皇家的东墙补皇家的西墙了么?

  豆豆轻嘲道:“外祖父把云霓山庄给了我,算是断了他的一条财路,这次皇帝陛下派他去江西办差,倒是又让他寻着机会了!

  他也不怕银子烫手……威远侯府真是一块风水宝地,竟养出了裴廷瑜母子这么有出息的女儿和外孙,迟早有一日全家人都会被他们害死!”

  这话真不是危言耸听,裴廷瑜给皇帝陛下的帽子上染了绿,宇文恒有开始打盐引的主意,这母子两个真是恨不得威远侯府赶紧去死!

  霍骁揽着她的肩膀道:“不气了,不气了,大周朝不是前朝,在这件事情上威远侯府就算是想帮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之前他和豆豆谈过前朝的选秀制度,两人均以为前朝之所以走上了灭亡的道路,同历代君王荒淫好色脱不了干系。

  其实那也只是原因之一。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崩溃。

  前朝初年,为了鼓励商人运输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施行了一些办法。

  譬如根据运输粮食的里程远近,一小引盐引可以用一到五石粮食换取。

  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粮价的高低,这样的制度而发生了许多变动。

  有些盐商因为长途运输粮食费用太高,耗损太大,索性在边地雇佣劳力开垦田地生产粮食,就近换取盐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制度变成了让商人们以银代粮,国家财政收入剧增,而边地屯粮急剧减少,边军一年中几乎有半年都在饿肚子,前朝的军力也在不断下降。

  到了前朝末年,盐引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成为了政府大肆套财的手段之一。

  各州府的盐商数不胜数,前朝户部为了补充国库大量印制盐引,最终导致盐引泛滥成灾,整个国家的经济濒临崩溃。

  大周朝建立之后,历任皇帝都深刻地吸取了前朝的教训。

  盐引依旧由户部印发,但印多少,怎么发,都有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

  就算是裴家掌控户部几十年,想在盐引上动手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别看威远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