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一次太湖反围剿(3)---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远山穿越民国生存和发展,在现代时空采购物资中,花费最多是药品,其次是船模,而不是各类瞄准镜。

  为了防守宽阔的湖面,他费了不小的心思,当找到合适武器船模并在实验中证明有效后,经过完善他还给现代镇江某水下推进器追加了第二批订单,大部分已经被带到了民国。

  这就是用现代民用技术在合适地理条件下,吊打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军队。

  这也是徐远山穿越民国的最大优势。

  西山岛现在拥有船模鱼雷已经接近五百枚。

  而且从他带来的现代民用产品里,除了小批量夜视装备、破译电台、无人机、航模、自动控制系统和小型雷达外,大批量产品的技术含量最高就是船模鱼雷。

  成本也是最高,每只船模花费接近三千元,这还不算加装的炸药和雷管引信。

  这参不多是用航模涡轮发动机制作对空导弹的成本。

  但因为能在湖面多次实验,结论船模鱼雷最为可靠,不仅易控制而且防不胜防。

  因为遥控需要,船模还需要露出水面,外观涂色与湖水接近,高速在水面跑起来时,就算用枪打也不易射中,而且实验过后也得出从船头或船尾攻击根本就防不住。

  一般装药1000克,经过实验1000克装药的船模鱼雷,在船边爆炸时,没有任何木船的船壳能承受住这个爆炸能量。

  所以,徐远山收到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西山岛和东山半岛,虽然用心部置,但不会因此紧张。

  他上次返回西山后,曾听过刘振斌的作战计划,就是把敌人放近了打,这样就算武器沉湖了打捞也不难,如果弹药入水了,试验不能用的话可以试着把发射药晒干后复装。

  西山的两个机械厂本身就比较闲,逐步接触低水平军品加工也是好事。

  因此,徐远山修改刘振斌的建议,计划把敌人进攻的木船放到离岛三百米左右再开始发起攻击。

  其中一部分操作人员就在西山岛和东山半岛岸边守株待兔;另一部分在机动巡逻木船上准备,特别是把所有船外挂机推进器都用上负责追击逃跑的木船。

  西山岛和东山半岛上所有的木船要全部清空,干什么?

  抓俘虏啊!

  估计这也是船模鱼雷的突然发威,让西山部队有最大一次抓俘虏的极佳机会,船破要下沉了,你还不投降?

  那像东山半岛上88师的两个团,劝降半天还是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投降,全部打死又于心不忍。

  刘振斌这次是负责西山岛西侧的防守,他带五十只木船和三十只机动巡逻船还有五百名战士,是收到敌人进攻的情报后最早离开东山半岛。

  而且整个部队是沿西山岛南北两端分两路向西绕岛而去,到西山岛西半侧后,差不多是三公里左右留下12艘木船和6艘机动巡逻船,少数战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