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四章追杀委员长(1)---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是一个兵》这首歌看似普通,但却是徐远山摧毁蒋秃子国民党军队其中的一个战术手段。

  国民党军队士兵的来源,即使在抗战时期依然是靠抓壮丁为主,多数士兵并不知道为何而战,更谈不上如何作战了,普遍存在军官好享受高谈阔论,而士兵是苦哈哈。

  原时空蒋秃子败退到台湾后,也进行了反省,罗列一堆经验教训,后归纳为《反省十三条》。

  但蒋秃子还是忘了或是故意避开了根本性问题:国民党军队是地主、大资本家的打手,是为地主、大资本家服务,并不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

  原时空抗战历史的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老百姓为何损失惨重?

  就是国民党高官没有人去考虑老百姓的死活,明知日军惨无人道,依然把老百姓通通甩给没有人性的侵略者;而八路军在敌后根据地作战,就算如何困难都是首先想到把老百姓转移,甚至为掩护老百姓转移而伤亡惨重。

  而现时空,西北红军在两年的时间里,除训练之外,重点就是对整编的陕军、东北军士兵进行人民军队归属教育,并且劳逸结合时常帮助老百姓种庄稼,已经让每一位战士牢记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的道理,还有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揭示军队性质,让每位士兵知道自己本身是老百姓,徐远山又从外部特别来自华侨捐款做相应工作断了国民党政府财政收入来源。

  虽然国民党政府利用炮弹壳材料压制许多大铜子,但只是杯水车薪。

  士兵和财源,这等于抽走本来并不牢固的国民党军队整个建筑两块最关键的基石。

  和原时空的不同,现在解放军已经有了驱逐日寇的实力,自然也到了考虑中国广大老百姓利益的时候。

  就算蒋秃子想避战保持实力,已经迟了,甚至土共军队和游击队还趁国民党军队撤退之机扩大了根据地。

  徐远山穿越民国后,就开始盯着原时空发生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和黄河花园口决堤的惨案。

  其中为解决南京老百姓免遭大屠杀,他冒险在太湖西山设立基地,同时通过赵一曼和土共关系说服刘湘带川军来守南京,他又协助解决了炮兵和守军武器弹药、粮食问题。

  苏联的列宁格勒面对强大且兵锋正盛的德军都能守住,而有飞机、火炮、粮食还有视死如归的川军,南京城不可能守不住。

  最终日军不仅没有攻下南京城,损失了大量有生力量,还被牵制在南京城的周围,让抗日先锋军和土共江南红军游击队趁机壮大了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是徐远山提前布局并连续实施多个战术手段而达成目的,所谓战术手段不过就是智谋的具体操作过程。

  原时空抗战初期另外一个惨案,黄河花园口决堤惨案,形成的三个条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