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四章因势而变――国内军备篇---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稼祥、徐远山前往苏联前,在东北的韩先楚、陈锡联、贺炳炎三人都接到军委的命令,就是由最早摩步师编成的三个装甲师再次进行调整,升格为三个坦克师,另外解放军要编六个装甲师,装甲师编制不变。

  按照军委与徐远山交流的结果,坦克师编制六团加上两个直属营:三个坦克团,每个坦克团拥有72辆59坦克;一个装甲团,72辆新式装甲车;一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其中有两个107火箭炮营,每营24门火箭炮,一个88自行炮营24门自行88高炮;还有两个直属营,其中一个是工兵营,另一个是运输营。

  目前除59坦克没有到位外,这半年多经过研发,新式装甲车改成了履带式,使用的发动机是后世大马力的柴油发动机。经过多次实战检验,装甲车上还是装备四联毫米高射机枪,这装备作战效能为最高。

  而88自行高炮的底盘直接使用后世最高行进时速达30公里的重型三角履带拖拉机底盘。

  徐远山当初知道88高炮反坦克效率很高,但缺点是移动不便,放列安置很费时间,虽然东北战役时,曾试验过放在大型渣土车上用于作战,但那不过权宜之计。

  后来徐远山又仔细研究德国犀牛反坦克歼击车(突击炮)的特点,发现88高炮要改成反坦克歼击车,首先必须去掉88高炮的底座,只保留高低方向机,左右转向就靠履带底座转向,但转向速度仍不令他满意,因为战场上与坦克对攻,就看谁的动作快。

  所以他就带了多套重型三角履带拖拉机底盘过来研发,试验基本达到他的要求,然后改变驾驶位置和提高防弹要求,并把后世的三角橡胶履带全换成高强度铝合金履带,因为重型拖拉机的动力充沛,加上88高炮和防弹装甲、弹药后,全车重量24吨,还能跑出30公里的时速。

  这样一来,自行88高炮因为提高转向速度,所以作战效能就高出一筹了。

  这就是徐远山利用后世各种民用技术和现成设备,不停根据需要进行改装组合,得到与二战不同的新式武器。

  因为主要用心研究就知道自行88高炮特点,该炮不是用于远程压制,而是直瞄射击作战(距离一千米以内)。但直瞄射击作战,射击速度优先,但能快速转向的就是后世重型三角履带拖拉机,两者结合属于最优化。

  收到中央军委命令后,坦克师立即开始进行扩编,每个师的三个坦克团人员就从现在东北野战师的装甲营里抽调。

  参加东北战役前,各野战集团军的步兵师增加了一个装甲营,当时目的是加强火力,利用东北地形条件对日军形成突击火力碾压,实际上也达到了预期效果,经过一年的训练和实战,这些装甲营的官兵基本有了机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