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六章鼓动德国潜艇到美国东海岸作战---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2年1月5日,德国杜塞尔多夫。

  原来靠海边的交换基地已经被德国收回,后来因为德国要从中国购买红鹰战斗机,所以该基地就由德国国防军情报局接手管理,负责人还是德特里斯,他已经升为海军准将,徐远山每次过来前会用电报通知德特里斯并提前清场。

  徐远山都是趁夜过来的。

  “余先生,这次让我们等太久了。”等德特里斯准将见到徐远山后,表情略显有些不满意。

  为了这批反舰导弹,德国海军司令雷得尔元帅已经多次催促情报局了,空军每次拿货从没有超过一个月,而海军这次为了这批反舰导弹,可是等近两个月时间。

  徐远山自然不能说为了削减反舰导弹功能而另行生产的雷达,而且他这一个多月里主要还在太平洋与美国海军作战。

  “将军,你知道中国的生产能力有限,在提供给你们需要的之前,肯定要先满足中国海军自己的需要,中国现在可是面对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的海军舰队,已经帮助德国海军减轻了很大的压力。”

  德特里斯准将点点头,他承认徐远山说的也有道理,中国经他的手采购不少机床设备,如果按照几个工厂要求确实是不少,但如果对一个国家来说,还是差太远了,他并不知道徐远山从美国和苏联也采购了不少的工业设备,更不用说从现代时空带来超过两百万吨更先进的工业设备。

  “余先生,美国同时向德国和中国宣战,卡纳里斯上将托我向余先生问问,德国与中国有结盟可能吗?我在中国时候曾学过中国的一句成语,同舟共济,我们可是在同一条船上。”

  这估计是德国给中国伸出的橄榄枝。

  但中国土共中央已经分析过现在的德国政府会坚持着反共立场,这是不可能改变的,而且德国的侵略行径也让中国人反感,当然早决定只能贸易不结盟。

  徐远山摇摇头直接否决:“不可能,将军,不可能的,而且我也没有决策权,不过就我所知,中国人一贯反感欧洲对中国的歧视。不过我们之间还能够进行贸易,相隔又太远,结盟也没有必要。”

  德特里斯准将看事不可为,换了一个话题说道:“自从美国对德国和中国宣战后,元首指示,让我们情报局重新和你们建立贸易联系,这个基地会再次交给你们管理,特别是天然橡胶和钨矿是德国急需,石油也要,你们这次占了马来亚,应该到手不少天然橡胶和石油。”

  什么宣战后才想到要重新交易?特么的,是希特勒见鬼了。

  首先德国经历两年多战争后,原来储备的战略物资消耗不少,少开始担心后面不够用了,这战争才算正式开始,还不知道要打多少年呢;

  其次,中国这次占了英国殖民地马来亚,拥有大量天然橡胶和石油资源,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