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九章“中华号”航空母舰---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远山从现代时空美国费城海军基地偷来的佩里级护卫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武备针对二战的海战并没有多少优势,因此回来后加装了许多武器。

  不过这些军舰最优势的部分,除雷达探测系统外,就是反雷达隐身能力,由“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改造的南洋巡洋舰,前一阵在太平洋与美国海军两、三个航母舰队周旋时,常常能够轻易在黑夜里摆脱美国军舰的跟踪,就是因为美国军舰上的雷达全失去作用,即使擦肩而过南洋巡洋舰都不会暴露。

  当然,也因为现代时空的军舰过于先进,操控船只和上面武器的使用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的01基地技术人员,现有的16艘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加上那艘大航母动用了上千名高素质的技术人员,这已经是01基地能够提供的极限,再多的话就会影响别的军工项目研发,只有等半年后新的理工科大学生毕业才能缓解。

  所以,徐远山暂时不再考虑从现代时空弄来高科技的军舰。

  而且新中国造船厂利用徐远山提供的技术资料还有少量零部件自己也开始生产驱逐舰。

  这也是徐远山有意从德国购买二十艘潜艇的原因,前面缴获美军的一艘潜艇和用技术换来的德国五艘潜艇中的一艘,用这两艘当作改装的试验品外,四艘潜艇让萧劲光安排海军人员进行训练。

  改装的目的,就是提高潜艇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

  前文说过了,拼数量中国现在无论如何是拼不过美国这个头号工业大国的。

  二战时期德国作战潜艇最多时都有过上千艘,依然败给美国海军和英国海军,因为潜艇本身对水面舰艇作战有先天的劣势,只能用于破交作战。

  潜艇的地位永远是藏在深海中的刺客。

  所以生存能力就是潜艇的第一要素,二战时的潜艇在水下潜航时候因为无法使用柴油机,只能用蓄电池作为动力的能源,航速不仅慢而且时间很短,生存就成了大问题。

  所以,徐远山第一个改革就是更换蓄电池,他准备采用后世大型镍镉蓄电池或磷酸铁锂电池,前一个多是普通汽车所使用的电池,后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

  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比二战时期潜艇所用的铅锌蓄电池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安全系数更高,但价格高得多。

  但对徐远山来说,价格不是问题,退一步来说就算每艘潜艇使用的电池在后世购买要花到近一千万元人民币,四十艘潜艇也就是一吨的黄金。

  所以,只要是够好的电池,徐远山真舍得花大价钱,所以更换电池是必须的,只需要把潜艇电池舱的尺寸量寸好,徐远山就会从现代时空进行定制发电机、电池及配套的零部件。

  第二个改革就是加装伸缩通气管的问题,这就需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