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八十四章英属殖民地印度的变化---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3年2月6日,正月初二的时候,对外经济发展局的范登明就接到命令,准备动身南下赴印度。

  范登明是四天前才从朝鲜回来的,不仅是他一个人回来,而是他率领的28人工作组全部回来了。

  新中国成立前,范登明就是地下党成员,因为有大城市的地下工作经历,建国后被调到计划经济委员会,这是统筹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部门,不过他这两年常被派出国,这次到朝鲜就有近一年时间,主要协助朝鲜如何恢复工、农生产和发展经济,考察朝鲜急需的工业、农业生产的产品,和朝鲜能生产提供给中国东北工业需要的物资和原材料等。

  朝鲜已经成立一个独立民主共和国,国家领导人是老红军出身,曾担任中央红军干部团参谋长,朝鲜族的杨林,他在担任朝鲜人民军司令员前,曾是第五野战集团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从朝鲜回来后,范登明有机会和家人过了一个团圆的春节。

  这个世界上到处发生战争,国内同样非常忙碌,战争乌云仍笼罩在新中国的头上,许多工厂也仅仅是在初一放一天假,更多的战士还在太平洋、东南亚或南亚次大陆的印度驻守或战斗。

  这次南下,范登明就是率领工作组南下去支援英属殖民地印度解放区,中央这次从全国各地抽调超过四千多名干部,组成近两百个工作组。

  南下的火车上,车厢里就开始进行工作培训,这是一趟专列,所有干部和成员全是去印度工作。

  培训内容包括:英国殖民地印度的历史,印度各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次工作组的工作内容,和土共制定的各种政策方针,还有与中国军队配合的问题。

  当然,各种注意事项也是反复提醒。

  不过身为领导干部之一的范登明,清楚知道培训内容是必须的,但却不是最关键的。

  因为我军中有许多高、中级朝鲜族指挥员,转职后就能领导朝鲜这个规模不大的国家,所以中国派往朝鲜协助的同志压力最小;东南亚、南洋等殖民地解放区,原有的各国共产党组织尚能发挥作用,干部也在中国进行长达一年以上的学习和培训,回去后再磨练一、两年就能承担重任。

  唯一是英国殖民地印度最缺乏干部,离京前局里领导就和范登明谈话,这次赴印度工作,时间有可能可长达两、三年以上,同时对殖民地印度解放区成立的国家,要设法培养当地干部,而且对他们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离京前,范登明的干部级别又提拔了两级,成为地师级的厅局级干部,具体职务是对外经济发展局阿萨姆分局局长。

  范登明后面的身份还是阿萨姆建国后的国家领导人之一,虽然是兼的,但有可能是两、三年的任期。

  2月11日,赴印度工作组专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