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章代号“赤军潮”---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3年6月1日晚,朝鲜半岛南部沿海的庆州市金海机场,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将三十二名日共成员送上飞机后,野坂参三即返回庆州大本营。

  这三十二名日共成员将被中国空军用夜间运输机投放到日本中部的山区,从1942年底开始,至今日共就向日本本土送去近千成员。

  而庆州因为与日本岛隔海相望,直线距离仅是五百公里,是前往日本最好的出发地。

  野坂参三是1940年在中国建国后,从苏联来到中国的。

  因为前几年中国土共与共产国际分裂,作为共产国际成员之一的日共当时非常犹豫不决,然而中国土共却在独立自主的情况下,用不到五年时间打败日本侵略军,解放了全中国并建立人民政府,这也让野坂参三他们决定寻求中国土共的帮助在日本复制中国革命的道路。

  所以,1940年6月,日共在中国军事情报部帮助下就把总部设立在中国东北的沈阳。

  不过得到中国土共帮助的野坂参三,还是感觉到中国并不是很热衷帮助日共解放日本,至少不像解放东南亚、南洋那样积极。

  野坂参三不知道这是受中国土共战略决策因素影响。

  徐远山知道日共包括日共在日本政府和日军的情报组织会对中国有帮助,但在中国军事情报部能够完全侦破日本电报,做到战场的单向透明情况下,这些日本情报人员的帮助也非常有限。

  就算后世著名的日共情报人员尾崎秀实、中西功和西里龙夫,徐远山也没让军事情报部浪费资源去联系发展。

  而且,按照徐远山的考虑,日本本土没有纵深的地理环境和受军国主义影响的民众,在日本建立反抗组织或中国军队攻上日本本土并不是最佳选择,至少近期不是最佳选择。

  必须要围困日本几年,饿死一些日本人后,整个日本社会才能“穷则思变”,才会有更多的日本人不相信天皇,这时日本才会有革命的可能。

  所以野坂参三他们这些日共领导人,到中国后就被告知先积蓄力量,首要的任务是动员和教育在中国的日本人和日军战俘全心全意投入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当然,这期间日共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和教育从这些日本人中发展日共成员。

  日共领导野坂参三等人,为此在沈阳建立一所“日本工农学校”,主要是给是日共成员讲授共产主义思想和日本具体情况相结合的革命理论、情报和军事技能,到1942年初,日共发展到有五千余名骨干成员后,野坂参三就向土共中央请求,希望中国军队帮助日共成员返回日本本土开展革命斗争。

  日共虽然曾经与在苏联的共产国际关系良好,但现在不仅共产国际已经解散,而且苏联面临德国的进攻,自身已经到生死存亡时刻,如何还能来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