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章他要缩了?---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远山因为自身穿越时空活动敏感产生的反应,对公司有怀疑的职员进行了调查。按徐远山的想法,如果吕庆华提供的国内住址是假的,自然也不会惊动对方,直接找一个理由把人打发走,或远远派到另一个地方,安排些事情做让其自生自灭。

  如果国内住址情况是真的,自然会查到吕庆华的一些情况,然后视情况再定。

  而且,吕庆华开始报的国内住址就有一些疑点,她的家乡与肖薇的家乡相去甚远,她父母与肖薇父母认识的可能性很小,不过还是有可能,……偶然的事情都是小概率发生的。

  当徐远山拿到吕庆华的军人身份资料后,知道调查过程肯定会被国内有关单位发现,好在一开始他就采用“公开了解公司职员”的方式,让国内有关单位也说不出什么。但吕庆华的身份必须挑明,而且公司也必须改变行事方式。

  事实上,徐远山的做法确实也是将了国内联合调查组的军!

  说联合调查组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你一个商人,也是太张狂吧,把国内的这些单位面子朝哪搁呢?

  这次徐远山调查情报人员身份是用公司了解职员情况借口,自然也算不上危害国家安全这条线上,毕竟人家只是对公司内部人员产生怀疑而已。

  联合调查组也不会认为安排外派人员存在漏洞,这个计划本身是吕庆华提出后临时制定的,当然也是考虑过徐远山公司会对吕庆华在国内的真正地址进行摸底。比如用吕庆华提供地址的风土人情来考察吕庆华所说的真伪,因为如果你不是真正的本地人,无论提前如何准备总会有疏漏的地方。

  但像徐远山如此公开的大鸣大放的调查方式,真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只要真的花钱了,律师黄寿真不接这个单子,也会有别人接这个单子。

  所以,只要徐远山决定要调查,吕庆华就无法瞒过去:查不出来是有问题;查出来同样还是有问题,因为不知道调查人会从哪个地方入手调查的。

  换到调查徐远山也是同样的道理,情报战线就是有如此规律,被注意上根本就逃脱不了。

  国内网文界曾有一个大神写手开创网文间谍流派,这位以“民主小贩”的笔名写了三本书:《致命弱点》、《致命武器》、《致命追杀》。因为该系列小说真实而且惊心动魄,一下子爆子红网络,但也因为过于真实被有关部门注意上,国家一调查就挖出了一个间谍大案,大神写手“民主小贩”(真名杨恒均)果然是一个大间谋。

  现在,徐远山的公司和经营情况,如果被国内单位注意,也是无法再隐瞒下去,而且徐远山与国内的所有经营是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没有一笔生意是偷税漏税,这就更好调查了。

  只要把他及相关公司锁定了,联合调查组在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