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落脚---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国时空,1935年3月15日,中午。

  徐远山经过四小时徒步行走,终于风尘仆仆来到了西安城南门外的南关正街。

  没有交通运输车辆,他觉得效率不是一般的低,辛苦不说,许多时间都花在路上。

  西安城墙南门叫永宁门,是西安城墙正南门,始建于公元582年,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

  徐远山到了南关正街,见到街道上的人就很多,场面也很混乱,犹如现代时空的城镇集市。

  街边上摆有许多摊子,没有桌椅板凳之类,就是农村常见的箩筐往地上一放,筐里装着要出售的东西,有蔬菜、粮食等农作物,家禽多是母鸡、公鸡。

  和现代不同的地方,无论来往和摆摊人们的穿着都非常破旧,还不时有三三两两的身着黄衣服军装或蓝衣服军装又没有携带武器的士兵走过。

  同样,老小组合的乞丐更是随处可见,这几年河南遭灾,西逃进入陕西省境内的不下百万。

  特别是陕西最大的城市西安,来自河南的难民估计有近二十万人。

  现代时空西安几十年前的老一辈市民里,差不多有四分之一是来自河南的难民。

  这些难民要么就靠着城墙或在城墙外荒地搭起草棚,借以躲风避雨,艰难生存。

  徐远山在路途中吃了一块压缩饼干,喝了一瓶纯净水,这时候他已经意识到携带纯净水是一种错误,所以喝完水后就立即把塑料瓶藏到药箱里。

  这也让徐远山理解什么叫百密一疏,同时说明自己不够小心,今后还要更加重视。

  两个时空挣钱可以慢一些,民国时空若暴露大不了可以换另一处搞,如果在现代时空暴露跑都没有地方跑……到处是天眼呢。

  刚到民国也不能轻易露白,好在现在还没有多少白财,而且外观是学生装的打扮,药箱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红十字,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到了南关正街这里,徐远山感到了饥饿难忍,又不能再吃压缩饼干,因此沿街找了一家看起来最好最大的饭馆进去就餐,这家饭馆门口有一壮实伙计把门,专门挡住讨饭的乞丐。

  徐远山在西安呆了九年,其中两年时间里是到各处采访,不仅听懂陕西话,还会说一些,所以进到饭馆里面,看过墙上贴的菜品种类和价钱后,用略带一些东北口音的陕西话告诉掌柜他点要的三个菜。

  目前张学良带领东北军在西安,势力比杨虎城的陕西军还大,带东北口音的徐远山让掌柜不敢怠慢。

  很快三个热菜就上了桌,徐远山连吃了三大碗米饭才觉得饱,或许一上午走了二十多公里消耗太大,或许穿越时空门后身体发生了变化。

  这时的徐远山饭量可是比以前足足大了三倍。

  付钱时候,他给掌柜一块银元,还找回了一些大小铜子,这顿饭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