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二章凿岩机的破袭战---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远山把切断西兰公路运输交通的事情看得很轻松,是因为这个民国时空的人还不知道开山炮的厉害。

  在岩石上打一个深深的炮眼,所用的炸药量不到一斤,却能炸下好大一片碎石,就是后世常见到的开山炮。

  这是一种冲击波和爆轰气体膨胀压力共同作用的效果。

  徐远山虽然不够成熟,但他这个人身上还是有优点的,就是在于他勤于思考并用理工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分析。

  当他学习军事和战争有关知识后,通过思考后会逐渐会形成自己的看法,比如关于抗战中游击战。

  游击战最主要任务是破袭,破袭就是让强敌失去机动优势,失去补给条件,没有补给就缺乏弹药,这样能把强敌的战斗力拉低到和己方一样的水平。

  当被拉低战斗力的强敌日本侵略军,陷入中国民众反侵略战争的汪洋大海,结果就不言而喻。

  原来时空,因民国知识有限、物资缺乏,所以即使八路军发动了一次著名的“百团大战”破袭战,也没有达到圆满的效果,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实力。

  这也是“百团大战”的负效应。

  蒋秃子一看,握草,八路这么厉害了,得把他们的军饷断了,还要专门安排手下背后下黑手。

  所以,千万不能把与慈禧太后一样的蒋秃子下限看太高。

  现在徐远山认为自己拥有跨越两个时空能力,就算物资携带量受限,但超前的知识在必要的条件下实施,使得破袭起到敌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开山炮是抗美援朝中、后期被志愿军发明出来的,因此在坑道防御战中,使得志愿军的伤亡比联合国军的伤亡还小。

  上甘岭战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到了六、七十年代,水利建设、修公路和修铁路,许多场景就是民兵或工程兵身绑绳索从山上垂吊下来,一人扶钢钎一人抡大锤打开山炮的炮眼。

  民用爆破主要是铵油炸药、硝铵炸药、乳化炸药,威力还不足军用炸药的一半。

  一些文科僧可能不知道开山炮的厉害,就拿处理一块如半个房子大的石块来举例说明吧:在一块半房子大的石块中间打一个深达近一米的炮眼,装药量不过一斤多,爆破后可以把这块石头炸裂成许多小石块;但如果在这个石头下面,放置一个一百斤的炸药包,引爆后只能在大石块下面的地面炸出一个大洞,对大石块的影响微乎其微。

  这也是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坑道工事能扛住美军飞机投下重磅炸弹的原因。

  后来军事上的钻地炸弹,就是避免重磅炸弹在表面爆破无效后改为深度爆破的原因。

  徐远山想着等到全面抗战开始,日军进入山西后,配上几台小型凿岩机,几千公斤的炸药就足够把日军困在山西。

  到那时补给进不来,资源拉不出去,就不知道日军自己是想留在山西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