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吹大了---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远山所选择的长安县子午镇是由穿镇而过的子午道得名。

  古时人们称北方为子,南方为午,当时又习惯把离西安较近且影响气候的秦岭为界,秦岭以北为北方,南则为南方,所以这条西安直通陕南和四川的南北走向大道就被称为子午道。

  该镇是由唐代在子午道设置的驿站,逐渐发展起来就成了现在的子午镇。

  由此可见,子午镇的历史悠久,是一个西安城南边在秦岭山脉脚下的一个古镇,不过徐远山过来的目的,是为了四个月后和红军自然接触。

  别以为四个月时间很长,按照民国与现代的时间流速,也就是现代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打下一定的根基,还有所准备,就已经够徐远山在现代手忙脚乱了。

  得益于徐远山在报社的两年实习记者经历,让他到民国后就注意到人们出行的习惯,否则也不会通过旅店宋掌柜弄来路条了。

  子午镇是有镇长,但真正管事的是下面两个保长,其中一个保长负责偏南一些的农户,另一个保长是负责镇中心的农户和商户。

  1932年8月国民党政府颁布《剿匪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后,正式开始在豫鄂皖三省红军革命根据地周围地区施行。1934年先后扩大到陕西、江苏、甘肃、宁夏、湖南、绥远、福建、浙江、山东、江西、四川等省及北平、南京市。

  保甲组织的基本工作是实施“管、教、养、卫”:“管”包括清查户口,查验枪支,实行连坐切结等;“教”包括办理保学,训练壮丁等;“养”包括创立所谓合作社,测量土地等;“卫”包括设立地方团练,实行巡查、警戒等。

  徐远山找的就是负责镇中心的牛姓保长,经路人指点后,他直接来到牛保长的家,家仆出来问有啥事,徐远山直接递上路条言明要找牛保长。

  这家仆甚有眼色,估计以前接待过类似的来客,他把徐远山引到客厅候座,并倒茶招待,然后持路条去找保长。

  这个套路在现代时空到农村采访的徐远山太熟了,往往问路最后他还多问“那个村主任姓啥”,见到村主任时,开口就是“你是某村主任吗”,绝对让村主任或家里人以为是上级单位派来的领导。

  徐云山就坐在保长家里客厅的木椅等着,这样场景和他以前到农村采访经历真是有些类似,也常常因为找不到采访对象而在农民或村主任家中等候那样。

  如果换到城里,对方连门都不会让你进,不管民国还是现代,农民都是最淳朴的一群人啊。

  端起茶杯浅浅喝了一口,茶水味道有些怪怪的,徐远山以往本来就不太喝茶,农村的茶水更是难适应。

  房门传来脚步声,进来一位五十多岁老年人,民国百姓寿命较短,上五十岁都算老人了,但走进客厅大门的这位,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