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隐隐于市的贸易组织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说是旅游局的二位领导,但凡是打江山一行身边路过的群众,都在好奇的瞧着他们。

  身着明代服饰的江山、江河牵着俩孩子,进门就直奔目的地。

  渐渐地,正常着装的黄永钰和王世襄,开始与他们慢慢拉开了距离。

  “他们是怎么做到如此自然的?”王世襄边走边佩服江山哥俩的勇气。

  “你问我我问谁去,”黄永钰看着前面有说有笑的几个人:“他们开心就好,我俩保持距离就好。”

  “是得保持些距离,”王世襄左右观察了一下群众们的眼神:“都快引起群众围观了。”

  自打拍戏那天回家后,小鱼和小白委屈巴巴的诉说了还想再看一次灯会的请求。

  之后只要是时间允许,二叔和三叔都会领着俩孩子上北海公园逛会夜市。

  不过相比之前,像今天这样的盛装游园倒是头一回。

  此时的天空虽然还透着亮,但北海公园里已是一片花灯的海洋。

  集齐了燕京、自贡、浦江、南-京、沧州……多个城市的参展灯组,装扮着公园里的各个角落。

  一步一景一花灯,连湖面也被安上了五彩缤纷的浮灯。

  面对这一幕,别说是眼中流光溢彩的游客,就连见惯了大世面的江山都感觉此刻的北海公园美得不似人间。

  这里面不光是他一人,很多流连此地的外宾也和他一样,属于是再次光临了。

  大红缎绣、过肩麒麟、锦织飞鱼、荷叶镶边……

  这一会,北海公园的琉璃九龙壁前,身着飞鱼服、麒麟袍的江家俩兄弟。

  一手提着绣春刀,一手牵着身着明服的小朋友。

  拉风的步伐、花哨的配饰,作为史上最帅的公务员制服,毫无悬念的和皇家林园融为了一体。

  “思思,”

  江山一把抱起了一身金色蟒袍的江小白:“来,给我俩拍一张。”

  跟在一旁的余思归,马上就端起了相机:“一、二,”

  江山、江小白:“茄子!”

  一张拍完、又换上了二叔和小鱼。

  一家人嘻嘻哈哈的,在交换了好几个组合后,围在一旁的一队外宾终于忍不住了。

  “Excuseme,”其中一位米国人民笑得特友好:“可以和你们合张影吗?”

  他们高低是没想到,中国的古典服饰居然如此耀眼、贵气。

  尤其是在一片缤纷彩灯的映衬下,帅得都没边了。

  听见对方的提议后,江山什么话也没说。

  下一秒,假模三道的比划了几下手里的绣春刀。

  尽管没一招是正规军,但糊弄糊弄外宾还是没问题的。

  果然,几个花招耍完后立刻见效,又有几位本就蠢蠢欲动的外宾走了过来。

  也向江山提出了合照的请求。

  “Ladiesandgentleman,”

  这个时候,余思归从包里拿出了一块A4见方的告示牌:

  “艺术合影每位5元,看中哪位演员在我这报名……”

  话音刚落,多位外宾就围了过来。

  敢情还是个付费项目,怎么不早说呢!

  1980年,相比高出我国140倍的人均GDP,这小小的“5元”对于米国人民来说真不算什么。

  于是,边忙于收钱、边兼职帮顾客拍照的余思归,很快就忙不过来了。

  见此情景,一直立于不远处的黄永钰、王世襄,满脸惊讶的相互看了一眼。

  “5块钱拍一次,居然也有人愿意?”

  王世襄踮着脚瞧着:“关键生意还挺兴隆的呢!”

  “既然这样,”黄永钰脚步一迈:“咱们也别闲着了。”

  “走!”

  很快,在两位老同志的加入后,九龙壁前的古装合影生意井然有序的壮大了起来。

  面对不断来图个新鲜的海外游客,余思归、王世襄像俩公交车售票员一样,左手指间夹着钱、右手记着人名。

  两人嘴里的日、英、德语随意交流切换,哪哪都不耽误。

  而另一边,刚为江山做过豆腐和冰棍儿的黄永钰,正在用粤语向香江游客科普锦衣卫不是太监的历史文化。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