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四章 跨时差的福将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商贸部的同志,还在刚刚接到了来自米国的电话。

  根据米国的最新请求,原定于8月份交易的三万辆凤凰、永久自行车不但照常交易。

  付款交货的时间,还被提前到了5月底。

  许沐春瞪着眼睛确认道:“也就是说,江山的这支广告不但有效果,还效果奇好?”

  “效果不要太好啦,”陆副局:“好到把5000辆自行车全给都卖特了。”

  “这支广告不但保住了凤凰、永久的出口订单,”许沐春继续问:“还令订单的交易时间提前了?”

  一再点头的陆副局,喜上眉梢:“最值得庆贺的是,这事还是米国那边主动提出来的。”

  “许局长,”

  凤凰、永久厂的厂长:“来的路上我们已经商量过了,

  接下来,我们还准备将您手下这位设计师的广告,投放去意大利的市场……”

  ……

  纽约,“小意大利”的一间客房内。

  广告小组的7位成员,正在为曹禺、英若诚的到来表示欢迎。

  为了招待贵宾,屋里的小圆桌上已经铺满了意大利的小零嘴。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令客人们甚是想念的五粮液。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屋里的气氛,愈发融洽了。

  “这帮外国佬表面上对咱们都很客气,背地里指不定怎么瞧不上咱们呢!”和王扶林坐在一块的曹禺,显然是有点高了。

  “他们怎么你了?”黄永钰道:“跟我们说说?”

  “在我们访问英国的时候,”他不问,曹禺也会说:

  “大家先聊的好好的,但当我们聊到莎士比亚的时候,英国的话剧同行忽然就来了一句:中国人也知道莎士比亚?”

  “他大爷,”

  当年为了和教会学校的外国学生对骂,王世襄硬是将英语、德语同时啃了下来:“伱们不会又一笑而过了吧?”

  “怎么可能,”曹禺:“我立马就瞧了若诚一眼,你们猜若诚怎么着了?”

  “怎么着了?”

  这时候,英若诚接过了话茬:“我二话不说,直接就用英语给他们背了一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抒情诗。”

  说完,他还现场来了一段。

  之后,甭管是听懂还是没听懂,都给他鼓起了掌。

  “这次回国后,”张路同志表示:“我必须得学门外语。”

  “我也是,”王扶林早就想这么干了:“就从这十四行莎士比亚开始学起。”

  “好,”曹禺:“也算我一個。”

  “你也不用为这事置气,”

  知道对方一喝高就钻桌肚的黄永钰,悄悄将曹禺的酒杯拿了过去:“其实我们这个小组也遇到了同样的事。”

  “你们遇到什么事了?”

  “在台上夸的好好的,”黄永钰道:“转脸下了台后,就暗示我们的广告其实是国外设计师在相助。”

  英若诚好奇道:“那你们是怎么办的?”

  “还能怎么办,”

  黄永钰说出了一个刚学会的新词:“和他比稿呗!”

  如今的王扶林,对江山的业务水平可不是一般的信任。

  他这会看着江山鼓励道:“最有效的证明,就是把对方全部踩在脚下。”

  “说得好,”

  曹禺把自己的酒杯找了回来:

  “来,大家都把杯子端起来,预祝我们中国的广告小组比稿成功!”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