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4章 年假(下)_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4章年假(下)

  “爹,我不是要撵胜利走,张家跟王家,都想按着人七工三走。

  胜利在村里,难免要被两家抬出来做中人。

  咱们村这些年一直是按人八工二走的,赵家、张家、王家,可都是想要人六工四的。

  当年是我跟叔爷压着三家定的人八工二,现在叔爷没了,胜利来了,我怕咱们家的人也想反复啊!”

  赵满奎的话,海爷听的明白,李胜利就有些听不明白了,‘人七工三、人八工二、人六工四’,听着就跟下棋似的。

  “老哥,你说的啥意思?

  我咋没听懂呢?”

  不懂就问,李胜利知道,这是涉及到了年代秘辛,是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

  “人七工三,是上面定的标准,新社会以人为本么,多半村子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的。

  所谓人七工三,就是这一年各生产队的收益,拢到村里,算出一个总和。

  以人头占七成,工分占三成来划分。

  总收益的七成,按人头分,当然也要区分男女老少,不事生产的孩子跟老人,按村里的条件折算。

  我们村下面的生产队人少,就不分男女老少了,一律按人头平分。

  剩下的三成,才按个人的工分来分。

  我们村社员的个人总工分在三千上下,除开之后,就是每个工分的收益。

  人头一份,工分一份,决算就是村里拢在一起算了总账再均分到人头上。”

  这账头经赵满奎这么一说,李胜利也就清楚了,洼里村平地的好田少、山田多。

  收拾山田出力多,需要壮劳力或是腿脚好的,一些人多出了力,自然会多要粮食,这里面是有矛盾的。

  有赵满奎镇着,洼里村上下的心气也足,没几个偷奸耍滑的,到了年底分账的时候,要照顾一下人均,多出力的也就不乐意了。

  “老哥,这茬不能摊开吗?”

  多劳多得,也是规矩,李胜利这一问,海爷那边也皱起了眉头。

  “爹,您看这话茬,亏了我今天说了,要是决算会的时候,胜利来上这么一句,不得炸营啊?

  胜利,你是不知道洼里的实情,杂姓的四队劳力少,赵家、张家、王家,也有不少张寡妇那样的人家。

  别说人六工四了,就是人七工三,张寡妇家也吃不饱饭。

  当然,她家要是能常年吃地瓜、南瓜,也能吃饱。

  但地瓜那玩意儿按专家说的,糖度大,吃多了沥心,也就是咱们说的烧心上酸水,常年吃,不得吃坏了啊。

  人八工二,勉强能维持全村人都能吃的好,虽说赵家、张家、王家吃了亏。

  但杂姓跟软口,能过的好一些。

  软口就是张寡妇这样的,劳力少,吃不上干粮的。”

  听了这话,李胜利就明白了赵满奎的意思,不服人八工二的不是一家,包括赵家人在内的三大家都不怎么同意。

  “哦……这茬口啊?

  老哥,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