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4章 皇帝的粗口。_血染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

  这一次比较绝,的都是煤块。不能吃,可大夏天的,谁家能用这么多煤啊。

  因为有人说:“就是饿死,也不能落于下流。”所以这些煤,他们还不能拉出去卖。卖了就下流了,文官们有苦说不出只能忍着。

  有些人背后讽刺说:“煤薪。煤薪。真的没薪了。”

  可有人能忍,有些人却忍不了,因为他们要吃饭。

  煤薪完半个月后,终于有人带头站了出来,把整车的煤拉到西市去叫卖。

  这个人是时任都察院御史洪承畴。这位臭名远扬的历史名人,现在还不过是个小人物,只是都察院的一个七品小官。主要任务是骂人(包裹骂皇帝)。

  洪承畴这个人很务实,当饿急眼的时候,他就不再忍耐了。

  所有十几年后,当他被围困在松山脚下是,饿急眼的洪承畴选择了投降。最终落下了千古骂名,和他的xìng格有很大的关系。

  洪承畴领头卖煤,很快就有人跟着卖,因为大家都要吃饭。

  按照明朝言官御史的传统,有事没事,都要找借口骂人。挨骂的对象有同志、战友、上司、下属、皇帝,还包裹老师。

  著名的权臣张居正,就被自己的学生骂过。

  洪承畴的行为自然要挨骂。

  有人弹劾洪承畴。“把御赐之物作家出售,是有辱圣恩,是欺君。”

  大帽子一扣,不把人砸死,也能砸个半死。

  朱由检看了奏折心里不痛快。他不恨洪承畴,而是恨找事的言官御史。本来国库就没钱,以物底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是能把东西卖出去,不就可以给大家银元了。

  结果冒出一句。“就是饿死,也不能落于下流。”

  买卖不能做,只要给大家“煤薪”,希望有人带头做生意,他也能偷偷的出售煤炭换些银元,贴补宫内的日用。

  朱由检上任以来,都很节省,穿的衣服都是打补丁的。虽然一个补丁要五个银元,但比起置办一件新衣服,可要节省多了。从朱由检登基,宫内的日用就很节省,连皇后贵妃都没有几件新衣服。

  洪承畴的出现,让朱由检看到一丝转机,他叫来洪承畴,准备询问一下。

  那些骂人的言官御史一看。“啊呀,骂人的机会来了。”便屁颠屁颠的来找皇帝,准备在皇帝面前坑死洪承畴,踩这洪大哥的脑袋往上爬一步。

  洪承畴也以为死定了,就算不死,这官也当到头了。

  死到临头,洪承畴也不害怕了,把想说的一口气都说了出来。

  “皇上,臣一家喝了一个月的粥了,不卖点煤换吃的,臣一家都要饿死了。”说完就苦。

  看洪承畴一脸瘦弱,朱由检也很通信,连大臣都饿成这样,天下的百姓又会怎么样啊。想到百姓,朱由检便愁眉不展,担忧起大明江山来。

  看到皇帝皱眉,大家以为皇帝要收拾洪承畴。

  这时某位大哥蹦出来气愤的说:“就是饿死,也不能落于下流。子曰:君子坦dangdang。”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洪承畴要挨收拾的时候。朱由检抓起桌子上的砚台,向说话的人丢了过去。愤怒的说:“子曰:我靠你。”

  皇帝说粗口,简直不可想象。在场的大臣都傻了,包裹洪承畴都傻了。

  皇帝飙了,大臣们集体陷入了沉没。

  此事本来就不大,便这样不了了之了。洪承畴在北京呆不下去了,直接被外放了一个官职。因为某些人使坏,他被调到陕西担任陕西督道参议。

  这时陕西正在闹农民军,去陕西当官等于去送死。虽然百般不愿,洪承畴还是硬着头皮上任了。

  当洪承畴离开京城时,并不知道。

  这将是他bo澜壮阔的人生的起点。

  。VIP中文_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