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章 第七十二章_我在三国说评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包括公认是大儒的蔡邕也是一样。甚至于可以说所有人都在为蔡邕求情时他却依旧一意孤行,强行把蔡邕下狱,并且不允许他再写任何典籍史书。

  这和要蔡邕的命也没有任何区别,在洛阳城破后被迫携带万卷书册来到长安的蔡琰听到这件事脸色发白,尤其是在接到父亲在狱中自杀身亡、只给自己留了一封信时更差点没晕过去。

  “董卓已经死了,如今王子师如此对我父,竟是要对所有被董卓关照的人全数杀尽么?”

  看着眼前咬牙的蔡琰时旁边一个将领微微侧过头,似乎是有些不忍,也像是听了她的话而有些别的想法。石律扶着蔡琰站起时顺势在眼前扫了一圈,立刻又垂下眼眸,轻轻地帮她拍着背。

  现在父亲死了,整个长安只剩下自己。而董卓被杀却又格外混乱,王允本人又多处反复,长安绝对不能久留。

  虽然有着对父亲死去的悲伤与痛苦,但是蔡邕临死之前给她的信上所写是不希望她这么持续背上这样沉重的负担,而是要更好得活下去。

  既然要活下去,那么就不能持续留在长安。蔡琰身为蔡邕唯一的女儿继续在长安待下去也只会作为或许是王允、或许是什么别人竖起来用于“缅怀蔡邕”的靶子。

  必须要走,至少必须要离开长安,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至于去哪里——

  “阿律,我们回陈留。”

  既然是父亲去世,那么送他落叶归根再守孝也完全可行。陈留地处兖州,而现在的兖州牧正是曹操。

  蔡琰知道去年蔡邕还在思考着要不要跑去投奔曹操,连信都让石律通过洛阳几处商队帮忙递交过,但同样也因为不少原因都不了了之。现在曹操在兖州已经安稳,她可以肯定去曹操那里没有关系,并且安全也是可以保证的。

  “我只是一弱女子罢了,如今还恳请王书事允许我扶灵送父亲归乡。”

  “此事当然没问题,只是如今时局混乱,不知蔡小姐路上可需要护卫?”

  “不用。”

  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蔡琰看着自己父亲的棺木伸手轻轻触碰着代表死亡的木材,脸上似哭非笑,又像是多了几分早就料到的释然:“只要董卓死了,按照他对我父亲的态度,我父亲终究会死的。”

  但就算如此,杀了她父亲的还是王允。哪怕他再怎么被天下谴责,再怎么懊悔也无济于事。只不过——

  “但我有一事,还请将军转达给王书事。”

  “蔡小姐请说。”

  “我要带熹平石经归家。”

  蔡文姬的声音很平静,但是就是这份平静让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熹平石经》又被称为《太学石经》,是当年蔡邕写完之后刻录在太学前石头上的官定本,哪怕是董卓入洛阳又烧毁洛阳,他尊敬蔡邕自然是不敢去动这些东西,王允更是不敢去擅自砸碎。

  你要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