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62章 君臣疑舍臣保君,孝懿帝边疆不稳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琮西河王、刘瓒新平王、刘谌北地王、刘恂新兴王、刘虔上党王。

  在还在服丧期的刘璿以及甄太后的见证下,群臣为刘禅上谥号“懿”,温柔贤善曰懿;温和圣善曰懿;体和居中曰懿;爱人质善曰懿。是为汉孝懿皇帝。

  由于天下未定,孙吴仍旧盘踞江东,故而众臣以及太傅白康认为,不宜立庙,将孝懿皇帝的牌位送入昭烈皇帝的烈祖庙中供奉、祭祀。

  新皇登基,政治力量重新洗牌。

  刘璿以自己初登大宝,经验尚浅,准备选择几位重臣,进入中书台,辅佐自己治政。

  便以太傅、中正令白康;司徒、中书令司马懿作为两位辅政之首;白浚为右丞相、领尚书事、给事中,法正为左丞相、录尚书事,给事中,副之。

  其余还有司空裴秀,车骑将军董允,御史中丞州泰,尚书令费祎,前将军郭彰,后将军关平等人次之。

  九月十日

  辽东传来军报,岁貘人征服了三韩地区(马韩、辰韩、弁韩),自立为朝鲜王,与高句丽王勾结,诱杀了辽东都护,霍乱辽东。

  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三郡被两国攻破,村庄被焚毁,百姓被屠戮,三郡只得依据坚城驻守。

  而且两族还在不断向西攻打,意图攻入昌黎郡,肆虐辽西。

  岁貘人是距离汉三郡最近的部族,因此受到汉的影响最深,这些年来,辽东都护不断支持其讨伐不听号令的三韩人,结果被其坐大。

  其老首领去世后,本该继位的亲汉长子,被次子篡位,与一向不服汉化,逃入深山的高句丽勾结,一直想要叛汉。

  去年岁貘人终于征服了三韩,有了三韩地区,又有吴国船队物资的支持,岁貘首领认为自己羽翼已丰,便与高句丽王相约,自立为朝鲜王,相约为友。

  这次听闻汉皇逝世,料定汉国国内必定没有时间理会自己,便接受了孙吴的资助,叛出大汉,攻打汉郡。

  而与辽东叛乱一同送到雒阳的,还有吴国派出步骘领兵八万,攻打合肥的军报。

  刘璿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车骑将军董允出言道:“吴国割据江东,不过是凭借地利的原因,今来攻淮南郡,不过不甘心败亡,趁着先帝新逝,想要分一杯羹。

  又有辽东夷乱,天下哪有如此凑巧之事,臣认为定是东吴与岁貘人和高句丽人勾结,这才有了如今的战事。

  故陛下可遣一员上将,领兵支援东吴,相信东吴见援军已至,定然不会久战,引军而退。

  因此这其中的关键之处在辽东,若辽东不平,每当想要南征吴国,辽东都不会安定。

  若要平吴国,定要先平辽东。”

  刘璿点头,认可了董允的提议,开口:“如此可有卿毛遂自荐?”

  董允出列道:“臣自问有些谋略,请战淮南。”

  刘璿当即任命董允为大将军,领兵五万,支援淮南郡。

  又问辽东可有人愿意出战。

  关平、钟会、文鸯都出列请战。

  就在刘璿准备在其中任命时,司马懿站了出来:“老臣请战。”

  刘璿有些没反应过来,问道:“司徒今年五十有九了,还是在朝中辅助朕处理政事好了,辽东艰苦,司徒没必要去受苦。”

  司马懿坚定道:“自从臣投汉以来,未立寸功,可陛下与先帝不以臣敌国身份,屡屡拔擢官爵,臣实在感激涕零,无以言表。

  今辽东叛乱,臣实在难掩心中之羞愧,故而请陛下准臣报答先帝与陛下之恩,臣就算是死,也可以瞑目了。”

  “这···”

  “陛下可以放心司徒的能力,当初司徒任职伪韩,与蜀忠武侯对峙于汉中,多年武侯不得进,被武侯引以为同道中人,今不过是一夷乱,于司徒不过略施小计耳。”

  中书侍郎王基出列,为司马懿解释,并摇旗呐喊。其余司马懿一派的大臣都纷纷出言夸赞。

  “可司徒的身体,年龄?”

  司马懿笑道:“陛下可不必顾忌老臣之身,昔日白王以耄耋之年尚能为国选材,臣不过耳顺之年,为陛下平定辽东,可也。”

  “既然如此,辽东之事就交由司徒负责吧。”

  随后刘璿改任司马懿为大司马、给事中,领兵五万,东征辽东,平定二王。前将军郭彰、后将军关平等在此列,作为副将。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