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章 挑选陪审员_美利坚大法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很确定地告诉我是我错了,这就是檀香味儿的。我想请你们帮我辨认一下,它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着,布鲁克林将蜡烛交给面前的女士。

  这是一位年轻的女士,穿着一条复古碎花裙子,打扮朴素。她微低着头,双腿并拢着,手掌放在膝盖上,不安地抓握着。

  在与布鲁克林有目光接触时,她会迅速挪开目光,在接过蜡烛后,心翼翼地凑到鼻子下嗅了嗅,声道

  “它…那位店员是对的…它好像的确是檀香味儿的。”

  布鲁克林始终注视着这位女士,面带得体的微笑,在得到回答后微微仰头,示意她往后传——他早就注意到这位女士了。

  这是个内心没有主见的陪审员,很容易被别饶主意左右。

  布鲁克林特意挑选了她作为第一个判别那支根本没添加香料的蜡烛的味道,就是为了给后面的人开个好头。

  蜡烛在陪审员手中来回传递,每个人都会在闻过后给出答案,当它最后被递还到布鲁克林手中时,剩余二十几名陪审员中,有多达13人给出檀香的答案。

  仅有3位陪审员给出香草答案。

  剩余7人则面露疑惑,没有答案。

  “辩方接受1号、9号、15号、22号、23号、31号跟40号陪审员,并排除其他人。”

  布鲁克林将蜡烛收起,面向安娜法官道。

  “017-EdNY10-071号州诉布鲁克林·李一级谋杀案陪审团将由1号、5号、9号、14、15、22、23、31、33、39、40共11为陪审员组成。20、26号选为候补陪审员,2号、3号……38号,感谢各位的参与,你们可以退场了。”

  见控辩双方都没有继续挑选的要求,安娜法官宣布道。

  候补陪审员就是字面意思,为防止在庭审过程中有陪审团成员无法履行职责,而作为替补的存在。

  科尔森的反应在布鲁克林的意料之内。

  他后来选择的都是具有明辨是非能力的人,他们察觉到蜡烛的味道与布鲁克林及周围人描述的不符,尽管没有提出,但也没跟着人云亦云。这也是检察官需要的陪审员。

  而布鲁克林挑选他们还有更深层次的用意。

  这些人在骤然接收到与常识完全相悖的信息时,不会立刻下结论,他们会更理智地判断新信息的可信性。

  这将为布鲁克林接下来的抗辩打下坚实的基础——至少他们不会一听到检方提供的证物证词后,就立刻下定结论认为布鲁克林有罪。

  科尔森也未必没有看出他的用意,但这是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如果他非要反对,继续纠缠,布鲁克林将奉陪到底。

  剩余陪审员呼呼啦啦地退场,很快走了个干净。仅剩11名成员的陪审席立刻宽松了不少。

  庭审也一如布鲁克林所料,并未在挑选完陪审团后结束,而是直接进入正是庭审环节。

  庭审环节就是讲故事环节,由双方轮流抛出证据,对证据进行交叉质询,然后不断修正自己的故事,直到双方证据用尽。

  前面一系列程序都是开胃菜,从现在开始,案件才正式进入正餐。

  布鲁克林孤零零的坐在被告席,面容平静地看着科尔森站起身,开始讲述他的“故事”。

  此时,媒体们已经发觉这场庭审的不寻常,他们低声交流着,几十上百饶交谈声充斥在10号法庭内,嗡嗡作响。

  安娜法官不得不连连敲打法槌,高喊着“保持安静”以维持法庭秩序。

  媒体记者很快安静下来,布鲁克林听着身后的交谈声,面上的微笑终于带了几分真心。

  注:

  1、陪审团成员挑选规则详见《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24条,内容太多,放上来有水字数的嫌疑…

  2、我也不知道这个数据是什么见鬼的结果,但貌似统计数据显示就是这样的。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