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南唐降战(特鸣谢书友 20224358 的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侍奉大周唯谨,自父皇时已向之称臣。

  李煜微微点头,道:

  自周太宗发动淮南三战后,长江水域的控制权已在周军而不在我大唐,想要在江岸边阻载周军,哪有张洎说的这么容易?

  南唐君臣压榨江南百姓、奢侈已久,要他们猛然放下这作威作福的超然地位,那真比杀了他们还难过。

  因此听李煜这么一说,紫极殿中许多臣子纷纷附和。

  枢密使张洎出班道:

  潘承佑推荐了前永安节度使许文稹、静江指挥使陈德诚以及郑彦华、林仁肇等人。

  只是陛下和朝中众臣都不愿就此投降,我一人反对也无用。

  朕听闻郭宗训今年除夕时,作《青玉案·除夕》一词,如此文笔,可见他并非是只懂征伐杀戮之武夫,而是位文采斐然、情感丰富的仁君。

  不过观周帝为人,即能善待蜀国投降的臣民,又能容下倒行逆施的汉国君主刘鋹,我国主历年来对他供奉唯谨,即使战败再降,周帝也应能善待我等唐国君臣。”

  “周帝英明神武,行事果断,前几年之所以不攻打我大唐,只因其想先统一国力较弱、而国君野心不熄的蜀国和汉国。

  几日后,枢密使张洎和镇海节度使林仁肇各自统军前往岸边布防。

  第二日的早朝上,李煜与南唐众臣商议此事。

  原是闽国裨将,与陈铁齐名,为闽国勇将,人称林虎子。闽国灭亡后,归家闲居。

  户部尚书冯谧出班道:

  “启禀陛下,如今大周国势强盛,几年来已陆续平定南平、武清军、蜀国、南汉等国,连大辽都连败二阵。

  届时,陛下再派使臣携重宝贿大周君臣,可使其同意我大唐仍为属国,不再来犯。”

  朕意已决:以枢密使张洎领兵八万,防守金陵一带江岸;镇海节度使林仁肇领兵五万,防守南都一带江岸。

  林仁肇,建阳人,生于92?年,生性刚强坚毅,武艺高强,而且身材魁梧,身上刺有虎形纹身。

  若是抵挡,确是无半点胜战的把握。

  而大周光是百战精锐的龙骧军、龙骧卫二军,就有四十五万人,这还不算派驻各州府的禁军。

  眼下大周兵威如此难挡,昨日又遣使者魏丕前来宣旨,要求朕尽快投降归附大周,否则将派军来征。

  “陛下,若是要抵挡大周入侵,臣以为当以枢密使张洎主持金陵军事,以镇海节度使林仁肇统军防守南都一带。

  陛下不如遵从大周皇帝旨意,率土归降了罢,必可得善待,不失封公封侯之位。”

  这几年来,仪妹来信向朕报平安,也说郭宗训待臣民以仁义,从无虐民之举。

  这可如何是好?!”

  陛下,臣以为如今大周兵势难挡,且大周皇帝郭宗训并非残暴之君,永宁公主又嫁为大周皇帝心腹爱将张咏之妻,听说即将临盆产子。

  大周开科举的时候,出使南唐的使者魏丕,也已于五月十二抵达了金陵。

  这时林仁肇单马殿后,使一三十余斤的破阵刀,将张永德军射来的箭矢全部挡开,掩护部下军士得以撤离,神勇无双。

  林仁肇率5万大军抵达南都(南昌)后,勤为守计,在江面上放置数艘大船,以铁链连之,以阻截周军过江。

  同时命麾下军士在江边建立数处大木寨,备弓箭、投石机、巨石、滚木等甚多。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