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7章 内阁制(特鸣谢书友20181487 的月票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7章内阁制(特鸣谢书友2018…1487的月票!)

  张昭道:

  “陛下改革军中财权,设“宪兵制”,并行统兵将领轮调之制,此举使军队为社稷效力,牢固掌控在陛下和朝廷手中,再无沦为将领私兵的可能。

  只是在臣看来,文官体系中沿袭自唐代的宰相之制,权势太重,长久下去,末来有专权致乱的隐忧。”

  柴宗训微觉愕然,转念一想,父皇时张昭曾力荐李涛为相,不可能是和李涛有何过节,那他现在如此说,定是为社稷稳固考虑。

  柴宗训道:

  “张尚书,李相总朝政,可节省朕许多时间精力,且落实朕的旨意到位,岂会有专权之虑?”

  张昭缓缓道:

  “这是陛下英明神武,而李相亦是忠心为社稷的大材,才有现今的君臣相得局面。

  可是若是未来江山到了陛下子孙皇帝的手中时,若皇帝不够英明,而其时的宰相又贪权有野心,则君相权相争,极易给社稷带来灾祸。”

  柴宗训听罢,猛然想起了前世时空中的元朝来。

  元朝因将百姓划为四等,残酷压榨汉人,致其只短短九十年便灭亡了。

  自忽必烈创建元朝,君权和相权相争便一直是个大问题,出现了许多权倾朝野的宰相。

  自秦汉以降,元代宰相权力是最大的,甚至废立皇帝。

  柴宗训随即也想起了前世时空中,明朝的内阁制来。

  明朝最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同年九月,朱元璋设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从明代起,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务,实际上等于兼任宰相,把君主独断专行扩大到了顶峰。

  建文年间,改大学士为学士,悉数罢免大学士,各设学士一人。此后改谨身殿为正心殿,设正心殿学士。

  明成祖朱棣虽有朱元璋一样独揽大权的雄才伟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驾亲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应运而生。

  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内阁制度至此建立。

  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

  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内阁成为了辅助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而无宰相一人专权之忧。

  柴宗训瞿然而惊,道:

  “张尚书不愧五朝老臣,眼光长远。

  朕心中有个设想,可保相权在可控范围内,说出来张尚书为朕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