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章 孟昶与花蕊夫人(特鸣谢书友 朕躬万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久,朕已握国中大权十余年,尚且不敢动这些节度使半分。

  他郭宗训今年不过才十一岁,虽然三年前他手创的“龙骧军”、“龙骧卫”,在“扬州之战”打出了些威名,新近又刚收取了南平、武清军两地,然而周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其国中武将更比我蜀国的凶狠许多。

  郭宗训这一“削藩”,周国的各地节度使岂能答应?那还不都会造小皇帝郭宗训的反?

  哈哈!昔日周帝郭荣,夺我秦、成、阶、凤四州,其军队战力,至今令人后怕不已。

  现在周国一乱,我蜀国就可以安枕无忧矣!

  爱妃,你说这岂不是大好事?”

  花蕊夫人笑道:

  “原来如此。那依陛下所说,这周国小皇帝也够莽撞的了!

  周国大乱,我蜀国就能过安逸日子了,不用每日提心吊胆的担心周国军队不日入侵。”

  二人心结大展下,不由开怀畅饮起来。

  之后数日,孟昶亦天天在后宫与花蕊夫人宴饮,不理国事。

  至九月二十二日巳时,心腹之臣、枢密使王昭远至皇宫求见皇帝孟昶。

  孟昶前日刚用过从方士处新学的房中术,昨夜和花蕊夫人大战了三个回合,此时尚在酣睡中,被贴身太监叫醒,本来极不耐烦。

  听太监说是“事关大周的要事”,这才勉为其难的爬起床来。

  待宫女们服侍洗漱起床后,孟昶吃了早膳,方才慢悠悠的走到了文成殿中。

  王昭远已在殿中等待已久,见到孟昶便行大礼参见。

  孟昶漫不经意的道:

  “王爱卿,究竟是何事?如此怱忙?”

  王昭远志大才疏,常自比诸葛亮,也有文才,善阿谀,是以为孟昶所喜。

  王昭远道:

  “陛下,大势不妙!

  驻周国细作昨日传回消息,天雄节度使符彦卿、昭义节度使李筠二人,竟然答应了周国小皇帝郭宗训的“削藩”之策,放下了手中兵权,治下州府交由周国朝廷直辖。

  小皇帝郭宗训册封符彦卿家世为魏王,坐镇大名府,食邑万户,赐“丹书铁券”,并传其约定以符彦卿之长孙女符蓁蓁为皇后。

  李筠被封“义国公”,赐“丹书铁券”,食邑六千户,赐国公府,全家族迁入汴京居住。

  此二人在周国诸节度使中兵力最为雄厚,诸节度使以其二人马首是瞻。

  现在周国本来蠢蠢欲动、都在观望的各节度使,见这二人皆听从了小皇帝郭宗训的圣旨,再无反心,也大多上奏折表示愿遵从圣旨,裁撤节度使,全家搬入汴京居住。

  小皇帝郭宗训大封这些各地节度使及其心腹部将、谋臣,计七百余位列侯、伯、子、男爵,食邑自百户至三千户不等。

  小皇帝郭宗训和宰相李涛、次相王著等人商议后,已选派出禁军分赴各原节度使之地,设州府直辖、派兵驻守,并在周国各地全面推行农田水利与商业新政!

  陛下!郭宗训年纪虽小,竟能兵不血刃的以“五爵释兵权”,将各节度使之地收归朝廷,足见其谋略手段高超,且在周国中威望极高!

  如此,周国内部大肃,只怕小皇帝郭宗训不日即将攻伐我蜀国,祸无日矣!”

  孟昶一听,惊出了一身冷汗。

  愚人也能看出:若周国小皇帝郭宗训完全整顿了内部,又在国内大行新政,要不了多久,国富军强的大周,便会对外征伐,谋求一统天下。

  孟昶自金銮宝座中猛地直起身来,问道:

  “爱卿,如此削藩大事,难道这些手握兵权已久,又飞扬跋扈的各地节度使竟然无一人想反?”

  王昭远沉吟半晌,迟疑道:

  “陛下,如今大周国内,恐怕唯有两人或有反意!”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