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章 监狱版“种姓制度”(求收藏 求推荐_香江:开局一百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把殖民统治比作放牧,殖民地是牧场,

  那香港这座城市就是一座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

  金发碧眼、高鼻深目的昂撒人是牧民,

  本地的华人自然就是年年都剪不完羊毛的羊群。

  牧民放牧需要牧羊犬,

  在香港,充当牧羊犬这一角色的可能就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尼泊尔人,

  甚至还有斯里兰卡人。

  这么讲,也许点伤害民族感情,

  但在现实世界里,这却是真切的无法再真切。

  由于他们可以随时用英语向监狱的英籍高级狱警告状,

  甚至可以同巡狱的太平绅士直接对话并且投诉,

  他们进到工场后,基本也不动手,

  这就是一套标准的以地位等级来划分和行使权力的真实规则。

  老总拒绝,只是声明要监狱长出面谈判,

  用料和每餐分量,那都不是华人的饭食可比的,

  他多次殴打华人囚犯,

  即使被囚犯所在的社团联合起来抗议和申诉,

  依旧有上头的英籍长官保他,

  但几乎没有华人囚犯会信以为真。

  这还是英国人在香港经历多次社会政治运动后妥协让步的结果。

  周六周日,华人囚犯只能待在囚仓里活动,

  但他们却可以出仓两个小时。

  基本上,中高级狱警职位,

  英国人都要占据三分之一的位置。

  令人感到滑稽的是,

  外籍囚犯的膳食可分为三类:

  第三级的主任督导员有三人,其中一名是英国昂撒人。

  除此之外,

  饮食方面,外籍囚犯的伙食费是华人的两倍。

  这种地位等级的差别体现在日用品、饮食、休闲娱乐、是否做工、意见反馈等多个方面。

  不讲其他,至少,在香港的监狱,

  外籍囚犯周一到周五的放风时间比华人长半个小时,

  外籍囚犯有免费的报纸和杂志供应,

  但华人却只能通过花钱找带朵人从监狱外面送进来。

  咖喱餐(适应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囚犯的口味)。

  但最后的结果呢?

  华人囚犯仅仅只吃了三天的好饭好菜,

  华人囚犯周一到周五每天至少要在各个工场上工七小时,

  曾经为了提高赤柱监狱的餐食标准,

  某个社团老总发动手下的所有会员,

  一起在各自囚室内静坐抗议,并且拒绝出仓去饭堂吃饭。

  拿赤柱监狱为例,

  高级监狱长和监狱长这两位一、二把手都是英国人,

  高高在上,基本不管具体庶务。

  一边悠闲的读报看杂志。

  如囚服和被服,外籍囚犯的剪裁和布料品质都比华人的要好很多,

  吃的差不说,还经常是有上顿没下顿。

  很多非法偷渡到香港的南亚和东南亚人纷纷感叹,

  他们入狱前,属于无业游民,

  而更甚者,英美纽澳籍囚犯,

  不但不干活,

  还会在工场上一边懒洋洋的晒太阳,

  一开始,

  主任督导员和高级督导员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