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6章 义释严颜(4)_马谡别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对诸葛亮的话,有些不以为然!但嘴上还是非常谦逊的说道:

  “军师金石之言,当铭肺腑。”

  诸葛亮摆平了关羽的事情,回到府中并没有休息,漏夜制定进入西川的作战计划。

  这次领军进川,已经没有了和平解决的可能,等于是已经和刘璋全面开战,自然就需要攻城拔寨,开始争夺地盘,慢慢压缩刘璋的生存空间,才能逼迫刘璋投降。

  诸葛亮的心中并不轻松,除了担心荆州的安危,他还担心张飞这个大黑脸不配合自己的工作,他可是有名的不讲理和认死理!

  张飞虽然不会把自己怎么的,但这一路进军西川,如果张飞心气不顺,让他找到一个自认为有理的借口,还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诸葛亮在地图上仔细查看从荆州进入西川的路线,当他在纠结是走水路还是陆路时,忽然心里一动,计上心来。

  现在刘璋已经收缩防守,摆明了就是想要耗走刘备军,这就给了诸葛亮分进合击的机会。

  诸葛亮打定主意,与张飞分进合击,免得被他闹得下不了台!

  他让张飞领军走陆路,杀奔巴州、雒城之西。

  诸葛亮可不担心张飞的成败,张飞虽然看起来似乎有勇无谋,其实他在战场上的嗅觉无比灵敏,把握机会的能力特别强。

  因此,没有数倍于他的优势兵力,诸葛亮不认为西川有人能够在野战中与张飞抗衡。

  退一万步讲,就算张飞的一万军马全军覆没,以张飞的勇武和丰富的逃命经验,应该不会有性命之忧,也就不会影响大局。

  而诸葛亮自己,用能力和武功都不在张飞之下的赵云为先锋,就更加没有意外了。

  他亲自统主力溯江而上,相约与张飞会于雒城,先到者为头功。

  赵云用着顺手,诸葛亮也不能亏待了他,这先到雒城者为头功,就是诸葛亮给赵云准备的奖赏。

  制定好行军计划,第二天诸葛亮发布军令,开始调兵遣将。

  荆州的总兵力可不少,现在差不多二十万出头,上次刘备和庞统只带走了五万秘密训练的新兵。

  荆州明面上的兵力,也进行了重新调配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实力。

  这次进军西川,因为刘备的兵力折损并不大,以诸葛亮的谨慎,自然不会调走太多的兵力,置荆州的安危于不顾。

  通过一番深思熟虑以后,诸葛亮决定只带三万军马。

  因为上次刘备带走的是新训练的步军,西川水道可不少,这次诸葛亮调拨了两万水军和一万步军,水军由自己统领,步军由张飞统领。

  第三天,诸葛亮引兵两万,张飞引军一万,一齐起行。

  因为害怕张飞不服军令耽误行程,当日诸葛亮只是让张飞整军一万,并没有发布具体的军令。

  来到分叉路口,孔明才拿出一支令箭,传令张飞领军一万,走陆路杀奔雒城之西,并嘱咐道:

  “西川豪杰甚多,张将军不可轻敌。于路戒约三军,勿得掳掠百姓,以失民心。所到之处,并宜存恤,勿得恣逞鞭挞士卒。望将军早会雒城,先到者为头功,将军不可有误。”

  诸葛亮紧张地盯着张飞,害怕他抗命不遵。

  一旦不能说服,诸葛亮甚至准备动用刘备留下的尚方宝剑,强行把张飞留下来协助关羽镇守荆州,自己独领两万水军前往西川相助刘备。

  好在张飞并没有提出异议,而是非常高兴地领走军令,并遵令而行。

  诸葛亮这才真的松了一口气,让赵云引五千军为先锋,当先乘船,逆江而上,前往涪水关。

  诸葛亮安排好数万军队的粮草、辎重,随后引简雍、蒋琬等起行,与赵云军相隔十数里水路,前后呼应。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