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4章 论功行赏(8)_马谡别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不至于做出如此糊涂之事。

  其实,这不是许靖的人品不好,也不是许靖一时糊涂,而是法正之计。

  因为马超的投降,成为压倒刘璋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刘璋性格软弱,做事瞻前顾后,难以决断,经常拖延日久,法正害怕夜长梦多,万一被人说动,又要坚守成都,事情就变得非常麻烦。

  于是,法正动用了他在城中的棋子,与许靖取得了联系,他定计让许靖在马超攻城之际,配合上演一场叛投刘备的大戏。

  以许靖观人、相人的本事,如此迫不及待都要叛投刘备,因此,这场大戏在成都等于引发了一场大地震,大小官员,无不对刘备心存敬畏,除了董和随便劝说了几句,再没有人敢出面劝说刘璋继续顽抗。

  法正之计环环紧扣,第二天,法正就建议刘备派使者进城,刘备自然遵从。

  简雍自告奋勇进城劝降,让刘璋没有时间思考,根本来不及改变主意,刘备就兵不刃血得到成都,也等于平定了整个西川。

  此等大功,刘备自然不得不赏,因此把许靖放在功臣的第三位,也是名副其实。

  第四个任命的是庞羲,职位是左将军府司马。

  庞羲是刘璋的亲家,是梓潼郡的实际掌控者。

  但在刘备与刘璋交战期间,他并没有出兵相助,也没有叛投刘备,而是保持中立,按兵不动,在刘璋宣布投降以后,他及时归顺刘备。虽然有墙头草之嫌,但功劳也不小。

  第四个是刘巴,这是刘备早就看上了的人才,但刘巴却看好曹操,一直躲着刘备走,从荆南逃到交战,又逃到益州,但他最终没有逃过刘备的掌心,被刘备任命为左将军府西曹掾,

  第五个是严颜,他虽然是与张飞力战后被擒,但他投降以后帮助张飞平定巴郡,夺得进军雒城的首功,他让张飞立功,让刘备倍有面子,因而深得刘备的喜爱,被任命为左将军府东曹掾。

  第六个任命的官员是黄权,职位并不高,只是一个偏将军。

  黄权原来是牧刘璋的主簿。曾经多次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因而被外放为广汉县长。

  黄权其所以放在如此显眼的位置,就是因为他是说刘备坏话最多的人,刘备用他来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不会秋后算账。

  然后是吴懿任讨逆将军,彭羕任治中从事,李严任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其余费观、吴兰、雷铜、李恢、张翼、秦宓、谯周、吕义,霍峻、邓芝、杨洪、周群、费祎、卓膺、费诗、孟达等,文武投降官员,共六十余人,并皆擢用,官升一级。

  因为刘备手中官位奇缺,他又不肯胡乱任命,这些刘璋的旧部,所谓官升一级,都是虚职,实际上就是暂时留任,只是把俸禄加上去了。

  出征西川的功臣,也少不得封赏,排在第一位的是诸葛亮,还是军师中郎将。

  排在第二位的是留守荆州的关云长,被任命为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这是刘备特意安排的,并没有按照功劳大小排列。

  排在第三位的,才是取得进军雒城首功的张飞,被任命征虏将军、新亭侯。

  排在第四位的,是进攻西川的先锋黄忠,他每战都是冲锋陷阵,勇冠三军,屡建战功,倒也名副其实。

  排在第五位的,并不是战功卓著的赵云,而是功过参半的魏延,被任命为扬武将军。

  没有参加战斗的关羽,排在功臣的第一位,而战功卓著的赵云,曾经的刘备军中第三人,一下子排到了第六位,被任命为为镇远将军,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