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6章 夷陵之战(48)_马谡别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潘濬接到习珍的战书,当然知道习珍的意思,马上聚将商议。

  众将也都看出,习珍是孤军奋战,很快就会不战而败,因此,纷纷主张紧守营寨,避而不战。

  但潘濬却力排众议,主张迎战,众将纷纷质疑,潘濬解释道:

  “我这次前来平定荆南,并不是简单地打败叛军收复失地,而是要得到当地世家大族的人心,这样才能长治久安!在武陵,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势斩杀樊胄,是因为要立威,樊家是一个商贾世家,本来就是主公要打压的对象,刚好用来杀鸡儆猴,而习家就不一样了,是荆州的名门望族,素来终于汉室,我必须与他堂堂正正一战,打的他心服口服,才能归心。

  第三天清晨,双方如约出兵,双方摆开阵势。

  按照惯例,首先始是斗将。

  习珍败不起,怕手下将领折了锐气,亲自出马迎战,连胜三阵,就连谭雄,也败在习珍手下。

  不得已,潘濬亲自出马迎战,两人相斗数十招,旗鼓相当。

  潘濬见习珍英勇,虽然连斗三场,但自己还是无法取胜,塔克不想两败俱伤。

  于是,潘濬以不想用车轮获胜为由,退回本阵,建议麾军混战。

  习珍出兵就是为了求战,马上同意,就亲自领军,准备冲开潘濬的中军,击败潘濬。

  混战开始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双方还处于试探阶段,就在习珍想要率先突破潘濬阵势的时候,后军突然大乱。

  习珍回头一看,马允率领数百精锐攻击后军,口中大喊:

  “降者不杀,潘将军已经攻破城池,粮草被烧毁!”

  听到这个噩耗,习珍军心浮动,不少新兵全部落荒而逃,阵势大乱,潘濬乘机攻击,习珍大败。

  好在习珍平时治军颇严,军队并没有完全溃散,习珍率军且战且退。

  习宏的军队没有损失,但城里没有了粮草,他只得弃城而出,接应习珍退到另外一个县城,据城而守。

  两人计点军队,只剩下一千余人。

  潘濬得胜以后,也不领军追杀,只是领军收捕那些溃散的败兵。

  原来,潘濬否决部下乘胜追击的建议,领军在武陵城休整,其实是在布局。

  他利用马允这个内奸,领数百败兵打入习珍军的内部,刚好又被安排在县城休整。

  潘濬刚好接见马允派来的联系人,正想着如何使用马允这颗棋子,刚好习珍送来战书。

  答应三天后与习珍交战,就是在回信中与马允约好了,在三天以后,双方交战的关键时刻,马允出其不意烧毁习珍的粮草。

  习宏虽然了得,但也没有想到马允是内奸,被马允趁乱烧毁粮草,心里非常内疚,但也没有办法,只有协助习珍坚守城池,等待刘备的消息。

  潘濬每日里前来邀战,刚开始习宏气不过,还经常领兵出城迎战,用言语辱骂潘濬,说他反复无常、不忠不义。

  但潘濬泰然受之,反而好言劝降习宏。

  交战双方互有胜负,伤亡虽然不大,但没有补充的习珍也消耗不起,数天以后,开始坚守不出。

  潘濬并不想强攻城池,数次送书信给习珍、习宏,劝他们投降,习珍不予理会。

  潘濬为了表示诚意,不带随从,单人独马到城门下,要求与习珍对话。

  习珍态度十分坚决地对潘濬说:

  “我宁可为汉鬼,也不做孙权的臣子,你不可逼我“,说完,发箭射向潘濬。

  潘濬只好返还,继续围攻习珍。

  习珍在小城内坚持了一个多月,粮箭皆尽,还是没有等到刘备的消息。

  习珍对习宏和部下将士说道:

  “我受陛下厚恩,不得不以死相报,至于你们怎么办,你们自己决定吧!“

  说罢拔剑自刎而死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