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2章 鼎足而三(1)_马谡别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得不借丁忧以退为进。

  虽然最后的结局,说明自己的担心是对的?也得到了刘备的重用。

  但关键时刻,不但无法说服刘备放弃东征,甚至反对连营也是毫无效果,马良不得不借助诸葛亮的力量。

  但事与愿违,马良因为与诸葛亮走的太近,反而引起了刘备的反感,没有接受诸葛亮的意见,这才导致全线溃败。

  这次失败,马良自然不可以把责任推到刘备身上。

  他作为一刘备已经不感冒的官员,回到西川以后,又是一个败军之将,肯定是毫无作为。

  借此机会隐居,未必不是一个退隐之计。

  要说马良对沙秋的美色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

  年近三十的沙秋,另有一种令人心醉的成熟风韵,让马良也心动不已。

  这几夜,马良因为擅自领兵进军将领,生怕好向刘备交代,经常彻夜难眠,偶尔入睡,在梦中常与沙秋相会。

  白天,马良不由自主想和沙秋在一起,但他羞于出口,倍受煎熬。

  马良身为蜀汉的侍中,他更看重自己的名声。

  现在沙摩柯提出“同归于尽”的建议,马良有机会放下一切,和沙秋名正言顺地在一起,最后他也动心了。

  通过与马谡商量,马谡也非常支持马良在越嶲隐居,并答应回到成都继续在朝廷为官,确保家族的利益。

  得知马良的决定,沙摩柯非常高兴。

  这次撤退,沙摩柯以进为退,领军全身而退。

  但刘备在荆州一败涂地,全军覆没。

  消息传来,沙摩柯万念俱灰,再也没有了一统蛮族的雄心壮志!

  他也不想在武陵再待下去,就把马谡和马良找来,确定蛮王的继任人选。

  沙摩柯经过深思熟虑,认为酉溪部落的现任族长相智强,是最合适的人选。

  沙摩柯选定相智强,也是有点私心在内。

  因为相智强本身的武功和能力,都属于上上之选,而且与雄溪部落一向交好。

  但马谡却力主由辰溪部落的现任族长石波继任蛮王,让沙摩柯非常不解。

  因为辰溪部落与马谡可没有什么交情,反而是石家与马家有不少恩怨纠缠。

  如果让石波继任蛮王,马家与蛮族的交易肯定无法继续下去。

  但这些马谡早已解决,马家早就把与蛮族的生意移交给了合作伙伴孙朗,马贤把生意的重点转移到了西凉,主要是用茶叶、丝绸,换取马匹,利润更加丰厚。

  而且孙朗接手蛮族的生意以后,安全得到保证,以孙朗和马谡的私交,利润也少不了马家那一份。

  马谡认为,石波虽然名利之心重一点,但不是利欲熏心之辈,还是懂得进退的。

  而且经营部落的管理才能,石波还在相智强之上。

  虽然受到马家的打压,但辰溪部落仍然是五大部落中发展最好的。

  最重要的是,石波与江东的关系非常融洽,一度是孙权在武陵蛮的代言人,由他继任蛮王,不怕孙权出兵报复。

  已故蛮王沙摩柯留下遗命,让石波继任蛮王,体现了沙摩柯的大公无私、知人善任。

  石波受宠若惊,接任以后,投桃报李,对雄溪部落肯定会另眼相待,岂能再对雄溪部落不利?

  况且,石波要想当好蛮王,就必须善待雄溪部落,来换取知恩图报的好名声。

  听了马谡陈述的理由,马良首先表示同意,沙摩柯也认可了。

  最后,沙摩柯亲笔写下遗命,让沙秋亲自到辰溪部落跑了一趟,移交了蛮王府的所有权利。

  自始至终,沙摩柯和马良都没有露面,两人到了越嶲,隐居深山,过期了平静的生活。

  而马谡为了家族的利益,不得不再次返回成都,继续在诸葛亮手下充当幕僚。

  ……

  ……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