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9章 鼎足而三(18)_马谡别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问题,但如何争取主动,不辱使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朝中有此能力的官员不少,但他们并不需要这份功劳,更因为爱惜羽毛,怕被诸葛亮坏了自己的名声,一个个都不主动出来领命。

  诸葛亮在江东的名声,可不仅仅是神机妙算,还是一个舌战高手。

  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舌战群儒,让江东群臣记忆犹新,谁也没有把握能够说服诸葛亮,哪敢自找麻烦!

  孙权也害怕诸葛亮刻意为难自己的使者,让东吴蒙羞,不敢轻易派人出使。

  当然,出使外国,一旦不辱使命,意味着升官发财。

  下面也有不少官员跃跃欲试,想要搏一个前程,但又怕自己的分量不够,被孙权弃用,反为不美,场面有些尴尬。

  孙权心中微有不悦,正要开口让张昭、顾雍等人推荐人选,忽然有一人出班奏道:

  “臣愿为使。”

  孙权定睛一看,是议郎张温。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县人。

  他的父亲张允,因轻视钱财,重视贤士,声名显扬州郡。

  孙权上位以后,张允曾经担任孙权的东曹掾,很得孙权看重,但不久后病逝。

  张温从小就修养节操,容貌奇异伟岸。

  孙权听说张温的名声以后以后,就询问朝中大臣道:

  “张温能与当今何人相比?“

  大司农刘基回答道:

  “可与全琮同等。“

  太常顾雍持不同看法,补充道:

  “刘基还是没有详细了解到张温的为人,张温的辩才,江东无人可比。“

  孙权认为,张允做事认真,善解人意,但最出色的还是辩才无碍,就说道:

  “真如你们所说,则张允后继有人,等于没有死啊!“

  于是,孙权征召张温,与之相见,两人相谈甚欢。

  张温谈吐文雅,对答如流,旁观者倾慕,孙权为之改容加礼。

  召对完毕,张温出宫。

  张昭作为文官之首,对这个本家也非常欣赏,握着张温的手说道

  “老夫把心意托付你,你应该明白。“

  于是,孙权任命张温为议郎、选曹尚书,又迁为太子太傅。

  张温也没有辜负孙权的期望,非常称职,很受孙权的信任重视。

  但诸葛亮给孙权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他还是不认为张温的辩才能够比肩诸葛亮,又害怕张温恃才傲物,坏了结盟大事,就说道:

  “你的本职,不宜出使外国,只是担心诸葛亮不了解我之所以与曹丕往来的用意,故委屈您出使,向诸葛亮转达我的意思,如果江东山越祸患全部消除,我们便会对魏国大举进攻。作使者的道理,即接受命令,但怎么使用言辞,。“

  张温的舌辩之术,在江东难逢对手,自非等闲之辈,但他很谦虚地回答道:

  “我在国内没有作过亲信大臣的谋划,也没有出使外国独自应对的经历,恐怕既没有张孟播扬国家声誉的能力,又无子产阐述事理的功效。然而诸葛亮见识深彻,精于谋划,必定了解您的思虑和屈伸权宜之计,加上朝廷天降恩惠,推测诸葛亮之心,一定不会有什么猜疑。”

  孙权听了张温的对答,非常满意,重赏张温,让他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

  ……

  ……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