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零二章 德国战俘的贡献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近距离之内直接命中,战损的坦克基本上都可以进行维修。

  不过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原因,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德军战俘中的技术人员,给抗联乃至几年后的整个解放军的战场保障与维修能力,都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和相当过硬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整个底子都是这些德国人给打下的。而这种影响,一直持续了几十年。

  这些带来了抗联最需要的高标准工艺和技术的战俘到来,不仅改善了抗联之前薄弱的战损装备维修和保养能力,同时也为抗联仿制美制和苏制汽油、柴油发动机,以及飞机发动机,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而且抗联还用这些德国技术维修保障人员之中的工程师级别的人物,在苏联人和美英转交的德制六轮和八轮装甲侦察车的基础上,加装单管的二十三毫米高炮或是美国人援助的二十毫米厄利空高炮,加上美国援助的装甲车用钢,研制出世界上第一种轮式步兵战车车。与美德制造的半履带装甲车一同,大量装备装甲师属机械化步兵团。

  只是m三轻型坦克上,装备的是两台总计达到二百五十马力功率的发动机,对一辆装甲运兵车来所明显有些过大。所以在这款轮式步兵战车上,每辆只装备了单台功率也达到了一百二十马力的发动机。

  不过虽说因为后置发动机,使得步兵上下车,只能从两侧的小门之中进行。而且因为是轮式车辆,只能抵御小口径武器的射击,以及越野能力稍差。但是却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大幅度伴随坦克作战降低步兵伤亡的问题。

  虽然这种世界上第一种轮式步兵战车的性能只是一般,但因为使用抗联仿制的美制m三轻型坦克使用的汽油发动机,以及优秀的装机钢,大致性能也接近了几十年后苏制btr七零型装甲运兵车的标准。

  而火力和防护性能,要比只装备了一挺十四毫米机枪的btr七零装甲车强的多。性能更是远比现在各国作为主力的半履带装甲车要优秀的多。不仅火力和防护性更强,而且机动性能也相差无几。

  除了世界上第一款轮式步兵战车之外,抗联还利用德国人对机械天生的敏感性和天分。利用战损程度已经达到无法修复的德国三号和四号坦克底盘,研制并制造了一批世界上第一批履带式的步兵战车。

  只不过因为可以选择的坦克底盘本身的数量少,以及工艺相对复杂,而只有百余辆的产量,只装备了一个独立机械化旅。与生产数量达到了两千多辆的轮式步兵战车相比,简直少的可以直接忽略掉。

  没有办法除了底盘要求高之外,还因为这种改进,几乎相当于整个重新设计。将坦克后置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挪一个位置,改装成为步兵战车前置发动机工程,看起来很简单,但是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