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四章 退而求次的韦维尔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要求还是很希望的。但是在莫斯科接到皮尔逊转告,抗联无法按照他们要求出兵东南亚的答复之后,韦维尔上将便考虑到了英国应该做的后续动作。

  他在莫斯科便已经与首相,以及当时在莫斯科的外交大臣商议过。韦维尔上将还是希望能够只在香港和马来亚半岛做象征性的抵抗,在马来亚做延迟性的抵抗,集中有限兵力守卫新加坡和印度。

  只是对于他的这个建议,首相却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位性格固执的首相,坚持认为比他们缺乏装备的政府军,更加缺乏现代化装备北方中国人,是抵御不住大英帝国提供他们渴望的现代化装备诱惑的。

  如果大英帝国能够以提供一批坦克和飞机作为诱饵,这些穷的连步枪都配不齐的中国人,肯定会按照大英帝国意志行事的。只要抗联答应英国的条件,在不大幅度增加援军的情况之下,守住马来半岛并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情。

  当然这位曾经在北非战场上与韦维尔上将,因为在地中海战区战略问题上有过严重分歧的首相。也没有将话说的太死,还是给了韦维尔上将一个缓冲的余地。毕竟他也得给人家一个谈判的底线。

  至于这个底线就是如果北方的中国人,坚持拒绝派出部队去东南亚协助英军作战。但是他们又想获得大英帝国提供装备的情况之下,那么一旦日军在东南亚发起攻势,他们必须要在中国北方发起一场相对应的攻势。以减轻东南亚战场上英军可能承受的巨大压力。

  不过虽然留有一定的缓冲余地,但是首相的态度,还是明确的表示出,希望韦维尔上将此行,尽可能的达到第一个目的。第二个建议,是在第一个目的实在无法达到的情况之下再提出来。

  在了解到美国代表团的组成后,首相建议他要也美国人协商,尽可能的拉上美国人一同对抗联施加压力。毕竟对抗联的援助,还是以美国人为主。只要美国人再施加一部分压力,这件事情未必没有一点成功的希望。

  首相还是认为将这支军队弄到东南亚,要比本身在东南亚有着巨大影响力的重庆方面,对大英帝国在东南亚的整体战略和防御,要有利的多。至少这支远离自己控制区,同时与重庆方面实际关系很僵化的军队,是无法得到重庆方面补给的。这样这支军队一旦到了东南亚,会牢牢的被控制在英国人的手中。

  事实上,那位大腹便便的首相,对中国人插手东南亚的防范之深,并不在对日本人之下。东南亚遍布着中国人的侨民,甚至一些侨民在这里已经定居了几百年。而且因为民族的勤劳天性所致,东南亚的华人和华侨,普遍相当的富裕。

  他认为一旦中国人借机插手期间,再加上东南亚华侨手中掌握的经济资源,英属东南亚殖民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