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五章 问题出在自己这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应的技术和设备能力,也根本就无法在已经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之下,在增加两种炮弹的生产。毕竟还有大量的压制火炮和火箭炮所需炮弹,以及航空炸弹需要生产。

  除非让这些德制坦克停在后方不上战场,否则以装备部和军工部门的生产能力,根本就无法同时再满足两种新口径火炮所需炮弹。他估计尽最大的努力,他也只能满足两种炮弹中的一种已经是极限了。

  面对着繁重的压力,熊大缜总算知道一号为什么已经知道德制五十毫米坦克炮的威力,要大于苏制四十五毫米口径坦克炮。却还是宁愿开倒车,用苏式四十五毫米坦克炮,替换下德制坦克炮。并让军工部门先将t三四坦克炮仿制出来,争取在短时间之内将四号坦克上的短管七十五炮给替换下来。

  这么多口径的火炮别说制造弹药了,就是看着都头疼。先不说到了战场上,手忙脚乱的后勤人员,会不会在外表大小差不多的情况之下,将这几种坦克炮弹给搞混乱了。单单就生产上的问题,都足够头疼的了。

  只要一想到使用苏制四十五毫米坦克炮的部队,接收到的却是五十毫米炮弹。使用五十毫米坦克炮的部队,接收的却是四十毫米的英制炮弹,熊大缜就有些不寒而栗。别看这些炮弹的口径相差都不大,但是绝对不可能通用的。

  尤其是四十、四十五、五十毫米三种口径的炮弹,大小几乎都差不多,根本就是无法通用。就算四十毫米坦克炮的炮弹目前尚属充足,暂时不用生产。但是后两种口径更近的炮弹,却是最让他挠头的。

  最后还是美国人帮助他摆脱了这个困境。得知抗联坦克炮弹缺乏的问题之后,皮尔逊让美国驻苏联代表团,从苏军那里直接搞了几发四号坦克使用的七十五毫米穿甲弹和高爆榴弹当做样品用飞机送回国。

  美国人的工业制造能力,与抗联相比自然是天上、地下。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到抗联此次战役发起之前,直接用飞机给抗联运来了十三万德制七十五毫米坦克炮弹。而且其中威力最大的被帽穿甲弹,占据了总数三分之一。

  同时还从为苏联人生产的七十六毫米坦克炮弹之中,调拨了两万发穿甲弹和高爆榴弹,基本上解决了抗联大口径坦克炮弹生产上的困境。并紧急为抗联调拨了一批制造穿甲弹的高性能钢材,解决了抗联在会战期间补充炮弹的原材料问题。而抗联在会战**阶段第一批投入实战德制一零五榴弹炮的炮弹,也是美国人给制造的。

  而且苏联人移交过来的这批德国坦克,也不是全部都要投入到一线作战部队。这其中一部分,除了调拨给训练基地培训乘员之外。还有一部分在抗联无法自己制造零部件的情况之下,充当捐献者。

  尽管苏联同时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