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长反复要求,将部队以攻击展开地域地形为基准,打开建制不在使用营连集团冲锋的战术。

  以连排为建制,各自划定攻击目标和范围。采取分散渗透,统一集中的战术,多范围的同时发起攻击。即分散日军炮兵威胁,也加快进度。尤其是要抢占日军纵深阵地内的几个制高点,打掉日军炮兵观察哨的眼睛。但这几个建议,都被刘长顺拒绝了。他还是固执的采取以坦克连基干,以两个步兵营齐头并进老办法。

  而且整个攻势发起期间,刘长顺始终保持着正面的攻势,压根就没有想过从侧翼迂回。对于日军一二道阵地之间数量众多的倒打火力点,也没有将射击精度很高,射速奇快的七十六毫米加农炮,转为平射火炮尽可能的抵进使用。

  尽管十七师参谋长多次要求,将改型火炮提前作为近距离大威力直瞄火炮使用。以师属山野炮群,压制日军火力集群。但这位老兄出于某种不知道什么原因的担心,却始终拒绝同意。依旧固执的要求十七师属炮群,尽快的找到日军炮兵并干掉他们。

  在加上宽度过大,尚未没有完全清除的雷区。整整一天的进攻下来,装甲一旅与十五师只前进了不到五公里损失了四十余辆坦克。发起攻击的两个尖刀营,也在攻击之中伤亡不轻。在正镶白旗与苏尼特右旗之间发起的攻势,可以说是全军受挫。

  面对着北线初战不利的局面,战至二十一日清晨,陈翰章火速的调整部署。从扩大突破口的部队之中,抽调出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并加强一个坦克连自南向北发起攻击,从侧翼支援装甲一旅的突破作战。

  但陈翰章反应速度很快,他当面的对手日军二十六师团长矢野音三郎中将反应也不慢。这个加强营在向北发起突击不到两个小时,便被日军从纵深师团预备队之中,调来的二十六师团独立步兵第十一联队的三个步兵中队,两个工兵中队组成的临时加强大队,利用现有的工事,给死死的缠在和硕庙以北的地区。

  不能不说日军在构筑防御工事上,还是相当有天分的。其防御工事的修建,大部分都可以称之为教科书级别。无论是北满遍布中苏边境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要塞群,或是在前一阶段会战之中,给陈翰章带来深刻印象的通辽北筑垒地域。

  还是这个二十六师团,目前所固守的正镶白旗至苏尼特右旗境内的筑垒地域。无一不是经过精心设计,并苦心修建的。其火力配置、工事群的布置,都是相当下了一番苦心。半年之内修建这么大一片的筑垒地域,在塞外这种冬季滴水成冰的气候之内,足见日军下的功夫之大。

  这些野战工事群的坚固性先不说,单单这个火力点的配置可谓都是深思熟虑,很是下了一番苦心。各个防守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