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八章 别样的负担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没有跳出那道心中的坎而已。

  尽管这种负担只是心里上的,杨震更不会因为这些负担影响到作战,但这些东西。或多或少的对杨震还是带来了一些潜意识上的影响。至少今天的电报这语气上,与他一贯的风格相差太多。只不过这些东西,郭炳勋是不太清楚的。

  正在起草命令,突然听到杨震要用陶净非将杜开山换下来,并调回总部报道,郭炳勋立即明白了杨震的想法:“一号,你是准备用杜开山将刘长顺换下来?这是不是有些过于草率了?一旦陈翰章那里的行动展开,整个西线正面战场更需要的是将日军的更多兵力牵制在西线。”

  “刘长顺虽说指挥风格上有些过于死板,但是相对来说比较擅长防御作战。在眼下这个时候接替陈翰章,应该说还是一个比较适合的人选。而且我们已经批准刘长顺接替陈翰章,眼下战役刚刚开始就将他换下,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临阵换将,毕竟不是一件好事。”

  “再说杜开山,眼下也很难抽出身来。双辽一线虽说不算是主战场,但却是整个新京战场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是我军从侧翼刺向关东军腹部的一把尖刀。而且承担着在新京以南二道合围圈的职责,可以说是整个东北境内战局机动预备队的作用。”

  “这方向的进展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减轻新京战场可能会受到的压力,以及切断关东军增援新京战场的路线。尽管看起来没有北线重要,投入的兵力也没有北线多,但是却是承上启下的一环。这个时候调整指挥人选,恐怕有些不太合适。”

  对于郭炳勋的反对,杨震摇了摇头道:“我不是要现在就将刘长顺接替下来,我的意思是要做好随时接替的准备。刘长顺这个人我还是了解的,在战场上实在是太中规中矩了。把握战机的能力,始终不尽如人意。”

  “一句话,就是慎重太过、魄力不足。这一点从他在西线北方向的指挥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家伙太过于谨慎了,很多时候指挥上过于拖泥带水了。这个人适合让他死守一地,进攻却不适合他的风格。”

  “一旦战局发生变化,他很难保证牢牢把握住战局的进展,并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做出最佳的攻防转换选择。如果西线正面现在就转入全线防御,刘长顺是最好的人选。但是眼下西线正面,却恰恰需要保持相当的大力度的攻势。”

  “过早转入防御,只能让日军缓过气来。再说一个二十六师团就想将我的三个师外加一个坦克旅,几个坦克营的兵力吸引住,他们还没有那么大的魅力。那里的攻势力度不仅要保持,而且还要加强。”

  “而眼下整个西线战局现在到了关键的节点上,我很担心刘长顺的能力上,会很难应对战局的随时变化。将杜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