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二章 粮食之困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震只是笑了笑没有反驳。而事情既然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老总也只能采取默认的态度。批评杨震几句,只不过是因为这个家伙行动总是这么让人提心吊胆,而不得不说几句。

  有些事情还不知道的老总,并未就这件事情给予杨震太多的批评。既然杨震坚持太原方向还要在坚持一段时间,老总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毕竟此次太原作战,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是抗联的部队。尽管兵力不多,但究竟还能坚持多长时间,杨震这个抗联最高军事首长,还是心中有数的。

  谈过太原的形势之后,老总将话题又转回了眼下的整体战局。太原哪里虽然打的热闹,但是对于这场大战来说,只是一个局部战局。相对于太原境内的战事,老总更关心的是晋北以及东北境内的战局。

  至于杨震提出的从晋西北,为晋北抗联参战部队筹集一部分粮食和畜力的问题,老总犹豫再三,还是将这个问题交给了晋绥边区政府去统筹安排。究竟能够拿出多少粮食来,他们这些地主最清楚。

  但老总也告诉杨震,原本就地瘠民贫的晋西北。在经历过去年日军秋冬两季连续大扫荡之后,眼下形势更加雪上加霜的晋西北根据地,能筹措出来的粮食恐怕很有限。别说面粉等细粮,就是小米、高粱和玉米,恐怕能提供的数量都不会很多。

  原本晋西北粮食产量,除了保德、河曲、偏关三县之外,其余的诸县除了满足自身需要之外,尚有余力外销。但自抗战爆发以来,经过日军多次轮番的大扫荡以及反复拉锯,粮食产量下降很快。

  尽管在去年经过下苦心,在政策上做出一定的调整,晋绥边区的粮食产量已经开始回升。但去年日军大扫荡,粮食被抢走和烧毁的数量极大。尤其是秋季日军的大扫荡,几个主要粮食产地的县损失犹大。

  自开春以来根据地很多农民,就连高粱和小米都吃不上,更别莜麦面等一些晋西北传统的细粮。日常生活,只能以黑豆为主食。就是晋绥军区和边区政府,也出现粮食不足的情况,甚至相当一部分的机关和部队,只能以黑豆作为主食。

  听到老总的这番话,杨震长时间的沉默不语。良久才道:“老总,粮食的问题不解决,这战斗力就无法保障。我们在归绥和集宁两次作战,的确缴获了大批的粮食。但是归绥缴获的粮食,已经调拨给了晋绥军区出关的部队。”

  “而集宁缴获的粮食,眼下看还能维持一个星期。时间再长一些,就很难负担了。而且随着战事的进展,整个晋北战场还要持续投入兵力。随着兵力的增加,集宁缴获的粮食维持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我也知道晋西北现在很困难,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只能保证弹药的运输,实在无力兼顾粮食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